找回密码
 申请新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43|回复: 4

[转帖]老外看中国:打死我也不会信任中国的医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8 15: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外看中国:打死我也不会信任中国的医院
              《青年参考》
            —— 新东方外教 谭小熊(美国)



  我在美国本来想学医。那时候我对医学的理解就是:首先与医生预约,然后在医院大厅读杂志打发等待时间,接着跟医生谈上几分钟,付一大笔钱,最后就是希望保险公司能给我实报实销了。美国的医学院和护理学校竞争异常激烈,要想上这些学校一定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行。大家都知道美国医生很有钱,这也是许多美国年轻人想成为医生的主要原因。


   刚来中国时,我曾惊讶地发现,和美国相比,中国医院的数量和医学院学生的数量多得多,并且没有那样竞争激烈。幸好,我的身体还不错,在最开始的几个月我都没去过医院。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我对中国的医疗系统完全没有概念。

  直到来中国的第七个月,我第一次去了医院,令我大吃一惊的画面出现了:肮脏的水泥地面,到处挤满了人,病患在可能受感染的区域拿着药品和仪器走来走去。我不是故意拿中国医院跟美国比,只是想说出对中国医院的最初印象。

  我明白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能指望在医院处处都能看到真皮座椅和最先进的医疗仪器。但使我震惊的是,这里太缺乏疾病预防措施,其实这并不需要很多金钱,需要的只是一种意识。

  大约在这六个月后,SARS席卷了整个中国大陆。我对此感到很悲哀,但又并不感到意外。令我感到高兴的是,社会对这种疾病的反应逐渐变得积极起来。人们和医院开始更多地关注疾病预防措施。在这次事件中,很多人丢了性命,包括我的一个同胞。这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训,也许这就是“塞翁失马”吧。

  许多外国人都不相信中国医生和医院,他们甚至不敢去中国医院看病。让我来讲讲我的故事吧。在过去的几个月,我去好几个不同的医院看病,每次我都怀疑医生是否真的明白我哪儿不对劲,因为对于同样的病情,不同的医生给我开了完全不同的药方。我的妻子也有和我同样的经历——不同的医生对于同一种病有着不同的诊断,或者对疾病的严重程度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他们给出的治疗方法也完全不一样。当然在别的国家,医生对同一种病也会有不同的诊断和不同的用药,问题是在这里这种不同是不是也太大了点儿?

   我在医院的上述不幸经历,让我对中国医生的能力表示怀疑。我很想知道,中国是否有相关政策要求医生每隔几年参加测试,以了解他们是否正确执业,至少应该要求医生们及时了解最新的医学研究动态。而在中国的实际情况怎样呢?据我所知没有这样的政策。这让我对中国医生更加没有信心。我怎能相信一位从来不学习新的治疗手段和科技,用着20年前的知识给人看病的医生呢?在我的眼中,医生是一群绝顶聪明的人,因为这是一个学无止境的职业。如果我对病情比医生了解得更多,我还能对医生有几分信任呢?

   也许你还记得,在文章的一开头,我说过刚到中国的时候我感觉医院和医学院学生太多了。后来我才发现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我在美国需要去医院看病时,会提前几天预约。到了约定时间,我就到诊所签名,然后等15分钟左右就可以接受医生诊断。在中国我曾经尝试预约,但却被告知不被受理,我所能做的只是到医院排长队等待。所以每当我打算去医院的时候,我必须做好整个上午或下午不工作的心理准备。

  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医院的情况能逐步得到改善,而且医学院学生的质量也应该得到提高。我希望今后外国人不再不敢去中国医院看病,而是信任穿着白大褂的中国医生。现在,外国人讨厌中国医院的设备、环境,并对医生的能力质疑。大部分外国人回到本国生孩子和治疗严重的病症,甚至是中国最好的医院也建议他们回到本国治疗。我相信中国医院和医生有好转的潜能,我只是希望这一天能快点到来。

   总之,我喜欢中国医疗系统的低花费,同时我希望中国医生能有更高的薪酬,我更希望外国人,包括我自己在内,能够对中国现在的医疗条件多一点信心。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也许培养更多的医生?更严格的检查?给医生更高的薪水?开设更多的医院?我真的不知道答案。我所知道的是,作为一个外国人,我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期望值。这一切都使得我对中国的医疗体系感到有些困惑。我想在美国的外国人一定也有同感,他们去医院的时候一定也是手足无措。也许这就是不同文化混合时产生的奇妙或者令人困惑之处。 
 楼主| 发表于 2005-3-18 16: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angxu在2005-3-18 15:45:54的发言:
这让我对中国医生更加没有信心。我怎能相信一位从来不学习新的治疗手段和科技,用着20年前的知识给人看病的医生呢?在我的眼中,医生是一群绝顶聪明的人,因为这是一个学无止境的职业。如果我对病情比医生了解得更多,我还能对医生有几分信任呢?


令人深感不幸的是,据我所知,现在确实有相当多的医生,就是在用20年前的知识给人看病,不学习新的治疗手段和科技。也许,医生并不是“一群绝顶聪明的人”,但医生这个职业一定应该是“学无止境的职业”。这几年来,我国医疗水平的国际地位下降得很快,临床技术进步很缓慢。
这种情况让人感到很担忧。现在五十多岁的医生还能看几年病呢?等到他们退休了、老死了,我国医疗水平将退步到什么不堪入目的地步呢?我听说,断肢再植这样的手术,现在已经没有几个老大夫肯做了,中青年医生根本不会、也根本就不敢做。
想当年,上海做出我国第一例这个手术的时候,标志着我国临床外科从此步入国际先进行列,难道几十年后,我们就这么退出去了么?

我知道,这不能怪罪在医生头上,毕竟上海手术成功前,曾经历了三十多例手术失败,换做今天,医院早就被索赔破产了、主刀医生和科主任也早就被判刑蹲监狱了。但是,真心地希望医生们,本着“医者有割肱救人之心”的态度,既然做了医生,就要偷偷去做一些事情、偷偷去尝试一些手术、冒一冒风险,一定要把临床技术保存下来!不要在这一代断了根,那可是一旦断了、就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恢复的啊。
否则,还是不要做医生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1 12: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的医疗技术水平在全国应该算是比较高的。
上周六,在医院做一个常规的检查。从挂号到见到医生,用了1小时30分钟。

医院设备比较现代化,我想说说它的挂号系统。

各种科室看病的人数的概率是大概是进行过计算的。也就是说,某个科室、哪几个医生,一个时间段内(一个上午)大概能看多少病人。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过统计。我刚好是10点30分左右挂到号,到12点15左右我出来,等待看病的人己经很少了。

看上去,从我需要等如此长的时间来看,广州的医疗资源并不充分。

因此,我很担心作为医生的压力或是诱惑--它可以看更多的病人,因为能有更多的提成?或者它想争取看更多的病人,因为不希望太多的病人等的太久?

当然科室不同,病人的多少也不一样。

上一次感冒比较严重,去了医院。一直认为医生给开的另外两盒药是没有必要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清热降火。这两盒药很贵,大概用到了一些名贵的药材。

这一次也一样,我觉的B超检查不是很有必要。因此我没有交B超检查的费用。


天才可能没有,天赋总是有的。但鲁迅先生说过,他是用喝咖啡的时间来写作。不能否认,鲁迅先生的成就却很惊人。毕竟他曾弃医从文。

杨旭曾说,阅读应成为习惯。引申一点说,学习应该成为习惯。再引申一点说,生活也需要形成一些习惯。那是你对生活的一些态度和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3 10: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真心地希望医生们,本着“医者有割肱救人之心”的态度,既然做了医生,就要偷偷去做一些事情、偷偷去尝试一些手术、冒一冒风险,一定要把临床技术保存下来!不要在这一代断了根,那可是一旦断了、就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恢复的啊。
否则,还是不要做医生了吧。


这是老yang说的比较感性的一段话了。不符合老yang一贯的理性思维哦?

只需要问一个问题便可以知道答案,医生们为什么要冒险呢?他们凭什么去冒险?
1、提高自己的技术?恐怕没多少医生会如此敬业吧。
2、增加收入?恐怕很很难,而且很辛苦!
3、给自己带来好声誉?不坐牢就算不错了。

我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医生会冒这个险!
如果只期望医生的话,恐怕不现实,也不可行,不从医疗体制上,不从法律上,不从市场经济的条件上,来考虑这些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事情。

当然,我觉得我也没这个能力去真正分析这些,只能不痛不痒地说上面地话,我现在越来越越发现我对很多的的社会问题都“力有不逮”,缺乏太多的依据(数据)和感性认识来思考这些!这一点老yang比我们大家都做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4 09: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猜想,杨旭朋友的手术不太顺利,甚至遇到了一些让人气愤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守望轩 ( 湘ICP备17013730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06:51 , Processed in 0.0251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