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申请新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68|回复: 1

邵燕祥杂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2-9 15: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阿垅最后遗书


--夜读抄

 
    诗人、文学评论家阿垅,本名陈亦门,又名陈守梅、S.M.等。1955年因"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被捕,被毛泽东定为这个集团的"骨干分子",1967年3月21日死于狱中。


    1965年6月23日,阿垅已病重,他以陈亦龙署名写了一封两千多字的长信,受信人为"审讯员,并请转达",没有具体的机构或人名。


    阿垅声明,"首先,从根本上说,'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全然是人为的,虚构的,捏造的!"他说,《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不仅不真实,而且混淆了、颠倒了非黑白;"材料本身的选择、组织和利用,发表的方式,编者的'按语',以及制造出来的整个气氛,这样做法,是为了一方面歪曲对方,迫害对方,另一方面则欺骗和愚弄群众和全国人民!!"


    阿垅说现在没有必要,也没有心情对这些"材料"作全面的详尽的叙述和分析,只举了两上具体例子,要点式他指出其中明显的矛盾。


    "第一个例子,我给胡风一封信,内容是反映国民党决心发动内战,在'磨刀'了。


   "我反对的是国民党、蒋介石,关心的是共产党,左翼人士,就是说,为了革命利益,我才写这封信。


    "但'材料'却利用这封信的灰色的形式,当做'反对'共产党、'支持'国民党的东西而向人民宣告了!


    "这是可耻的做法,也是可悲的做法。"


    "第二个例子,胡风回复我的信,打听陈焯这个人的一封信。


    "在这封信的摘录后面,编者作了一个'按语',说胡风和陈焯有政治关系,现在被揭露了云云。……


    "如果按照编者的逻辑,胡风和陈焯果然有什么真正的政治关系,那胡风为什么不直接给陈焯去信而这样向我打听呢?!为什么在前一封信中胡风还把'陈焯'这个名字弄错为'陈卓然'呢!为什么你们所发现的'密信'不是陈焯等人的信而是像现在这样的东西呢?!"


    面对并非个别的歪曲事实真相的"材料"及其"按语"(后来在法庭上走过场时的指控也就以此为依据),阿垅进入更深层的思考,这才是他所谓"单刀直入"、切中要害之外。


    阿垅写道:"人是并不厉害的,事实才是真正厉害的。因为,事实有自己的客观逻辑,事实本身就会向世界说话。因为,事实本身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哪怕是一个一时巧于利用了它的人的意志,对它,到最后也是全然无力的,枉然的。历史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国会纵火案不是已经破产了吗?"


    阿垅接着写道:"谎话的寿命是不长的。一个政党,一向人民说谎,在道义上它就自己崩溃了。并且,欺骗这类错误,会发展起来,会积累起来,从数量的变化到质量的变化,从渐变到突变,通过辩证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我否定。它自己将承担自己所造成的历史后果。要逃避这个命运是不可能的。正像想掩盖事实真相也是不可能的一样。"


    阿垅对此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认定"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是必须抛弃的错误,整个案件的性质是迫害和欺骗,而他坚信真理和真相不可掩盖,终会比谎话长久。他曾多次表白:"我可以被压碎,但绝不可能被压服。"


    阿垅在这最后一信将要结束时说:"当然,我也从大处着眼,看光明处。但这件案件始终阴影似地存在。我还期望着又期望着,能够像一九四二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整风的结果那样,能够像毛主席亲自解决问题那样,最终见到真理,见到事实,只要那样,个人吃苦也不是毫无代价。"


    阿垅在羁狱十年,病重而无告的情况下,仍然把唯一的热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身上。然而直到他两年后瘐死前,一无反响。谁也不知这封信转送到哪一级政府或党组织那里。毛泽东生前没能像在延安为"抢救"运动所伤害的人平反那样,为50年代反胡风运动所伤害的人平反,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只能指望他以后的继任者明智地解决遗留问题。中共中央终于在1998年第三次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彻底平反,距阿垅逝世又过21年,距阿垅此信23年。距1955年制造这起冤案则长达33年了。呜呼!


    而阿垅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地方,那样的处境,在这封最后遗书中所陈述的认识,值得时人与后人深长思之。


    2001年4月30日



 楼主| 发表于 2002-12-9 15: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征婚启事中的文化气息
(邵燕祥)


  北京晚报

记得读过关于征婚启事的一篇杂文,对其中透露的社会文化信息作了鞭辟入里的剖析.

今天读到七月号《中国作家》上路也的长篇小说《幸福是有的》,其中约占百分之一的篇幅,写了个关于征婚启事的细节或称小情节,也抵得一篇杂文。因为以特定人物性格心理等等作背景,小故事显得厚重且有锋芒。

故事是28岁的女主角、高校教师叶如意在将要去领结婚证的前夕,从晚报中缝读到了如下一则启事:

“某男,28岁。出身高贵,硕士学位,某高校教师。身高1.78米,体重67公斤,面貌端正,性格刚毅、宽厚。月薪1100元左右,另外还有兼职报酬300元。有一室一厅住房一套,彩电洗衣机各一台,变速山地自行车一辆。欲寻一位有文化品位、气质高雅、容貌秀丽、身材苗条、性情温柔、善解人意、孝敬老人、喜欢小孩、善做家务、擅长烹调、吃苦耐劳、充满自信自立自强自我(?)的独立精神、有一定作为、最好是在外企工作的年龄不超过28岁的白领丽人为终身伴侣,属牛的最佳,属龙的除外。联系电话……传呼……呼……”

小说接着写道,我(叶如意)看了这则征婚启事觉得很好玩,首先这个男人很看重自己屋里那点儿财产,如果他是农民,那就得将家里的三间瓦房、一头牛、两只母鸡和一台手扶拖拉机悉数写上了。其次,这个男人想找的女人得是个全能冠军,既上得了厅堂又下得了厨房,既有现代女性风情又有传统女性美德,有才有貌有德有性格,还要中西合璧。再次,这个男人是满心打算着让老婆挣钱养家的,他所提倡的独立意识,使人不禁想起鲁迅先生说的“穷教员养不活老婆了,于是觉到女子自食其力说之合理,并且附带地向男女平权论点头”。最后,这还是一位有点儿迷信的男人,相信命相相克之类。“看着这则启事,我就觉得这个男人这辈子非打光棍不可了,他要的那种女人还没出世,即便真的有符合他这些条件的女人找他,那这女人一定有神经系统的毛病,也许曾经煤气中毒过,导致脑神经部分坏死,在某方面失去了思考能力。”    

这真是把杂文引进小说了。而小说的优势表现在下面:叶如意女士发现启事末了所留的那两串阿拉伯数字,竟是她预定明天一起去登记结婚的未婚夫的电话号码和传呼号!

第二天当然没有去登记。在记录了叶如意挂断未婚夫电话前那一串气话以后,小说写了她挂断电话后的心理活动:“让那个白领先生、那个民兵连长之子(按:这即是启事中“出身高贵”的根据,据说所有村干部都得听他爸爸的话)、那个贵族,去找他的白领丽人去吧,满街都是洒着香水的白领丽人在等着他。我是没有领子的人,而且也不是丽人,谁说我是白领丽人谁就等于是在骂我。让他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现在碗里的没有了,锅里的还没煮出来。祝他打光棍。祝他登一辈子征婚启事。祝他独守空房。祝他性压抑。祝他因性压抑而心理病态。”云云。   

小说中这则有趣的征婚启事,当然如毛泽东所说的更典型,也就是更集中更普通更强烈;而小说设定它出于一位即将登记结婚的男士之手,而由其未婚妻于登记结婚的前夕读之,就把矛盾冲突推到极致。

如果要让矛盾冲突充分展开,不妨让叶如意女士化名应征,她自然知道男士是谁,并相约见面。自然,这不一定符合长篇小说整体构思和人物、情节设计;但从长篇剥离出来,倒可能是一个折子戏似的小品,欧·亨利式的短篇小说。

不管怎么处理,这里的核心都是一则征婚启事,征婚启事所包含的世态人心构成反讽的基础,这跟曾有对征婚启事进行讽刺的杂文一样。宁夏南台先生倡作“杂文式小说”,具体特征容有出入,其为讽刺该是一致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守望轩 ( 湘ICP备17013730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5 05:08 , Processed in 0.0446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