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申请新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05|回复: 0

关于"马克思理论"的一片小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31 09: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马克思的哪个理论给大家的印象最深刻?一说马克思主义,大家脑袋里的反应是什么?是“公有制”,“价值规律”,还是“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其实马克思主义总结起来,有三部分理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哲学包括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包含物质论、三大定律、发展联系的观点、真理标准等内容。历史唯物主义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
    政治经济学包括剩余价值理论、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等内容,指出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和矛盾。
    社会主义理论部分主要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内部的经济矛盾不能自己克服,因此必须从经济制度层面完全重构,用社会主义社会取代它,手段是革命。另外马克思提出人类未来在于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曾经被奉为宝典,红色覆盖了半个世界。随着社会主义政权的大半崩溃,马克思主义是对是错,在剩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激起了无尽的争论。
    那马克思主义是对是错呢?我认为不能简单用“对”或“错”一个字对待,要把他的理论分解评论。
    对于哲学部分,我认为是对的。其实唯物辩证法已经深入人心,并形成文化。很多人激烈反对马克思主义,但实际上生活中所用的思维方式,如物质世界观,量变质变,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等等,都是马克思所倡导的思想。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大家认同的,认为历史发展是偶然的,认为是英雄个人创造历史,这样的人是很少的。
    而马克思的经济学,争论就非常的大。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先举一个剩余价值与剥削的问题,马克思的经济学里面有一个经典的棉纱工人的经济模型:一捆棉纱20元,资本家在此花费固定资本10元,给工人工资9元。剩下一元就是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这1元也应该给工人。资本家没给工人,所以产生了剥削。那我现在想问:“如果现在那1元也给了工人,那剥削还存不存在?甚至说,工资完全由工人开价,想拿多少是多少,这样还存不存在剥削?”(可能很多人觉得我这样问很荒谬,请耐心看下面)如果你是工人,你一定会说:“好,那我就不说你剥削我了。”那大家就认可一个事实:纺这捆棉纱给你10元就不存在剥削了。那好,如果我是资本家,我就给你10元……然后把棉纱卖出的价格提高到21元!你看,是不是没剥削你也挣到钱了?事实上,大家求职时都知道,很多时候面试官都会这样问你:“你想要多少工资?”如果你足够牛的话,你是可以拿到你心目中的薪水的。
    其实我想说的问题是:剩余价值到底是怎么产生的?马克思认为是劳动产生。是工人创造的,所以应该给工人,资本家没给,所以产生了剥削。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则认为:剩余价值(西方经济学称之为利润)是资本产生。既然是资本产生的,不给工人是算不上剥削的。我认为西方经济学是对的。在充分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剥削是可以不存在的。马克思是一个十分有同情心的人,在研究经济学的时候溶入了很多的感情。然而科学是不以人的感情转移的,剩余价值理论就是马克思因感情干扰而产生的第一个偏差。
    马克思主义应该说是有历史功绩的,它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为此,战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都对经济加入了宏观调控的社会化手段,甚至加入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才得以克服定时经济危机的问题。其实,资本主义们是很应该感谢马克思的。但同时由于过多的感情,马克思在后面的理论中是偏差不断,甚至陷入唯心。其实,我们的政治课本中就有很多强词夺理、无法理解的东西。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而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就其政治经济学的推论。他提出要根本变革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作为经济基础,实行计划经济。由于马克思主义是偏向劳动人民的,因此受到底层人民的追捧,并在很多国家社会主义革命成功,计划经济也得以实施,共产主义派的社会主义蓬勃发展起来。
   
    然而计划经济有着太多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们发展了几十年之后,都遇到经济丧失活力的问题。经济矛盾越积越深,政治矛盾也开始凸现出来,对于如何对待越来越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各社会主义国家行动不一,也反映出各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各种不同的态度。
    1.坚持
    这是朝共的态度。
    朝鲜共产党为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对计划经济的各种问题,一直没有寻求过大规模的变革,因此朝鲜的经济一直都没有起色。朝鲜的政治经济问题大家也明白,我就不多说了。
    2.放弃
    基本上,这可以说是苏共的态度。
    或者准确的说,这是戈尔巴乔夫的态度。《改革与新思维》的出版,标志着戈尔巴乔夫的思想由马克思主义,转变为民主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目标是想把苏联引向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应用民主社会主义比较成功的国家是瑞典)。其实苏共当时也没有完全放弃马克思主义,当时苏联社会上最广泛的思想有三种:传统派的马克思主义,利加乔夫为代表,主流派的民主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为代表,还有激进派的资本主义,以叶利钦为代表。
    然而,对于改革,戈尔巴乔夫是胸衾有余,能力不足。由于经济政策的骤变,苏联的经济不仅未能化解矛盾,反而出现了倒退。政治上,由于过早开放言论和党禁,造成社会矛盾激化。最终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未能把苏联带上民主社会主义,却被叶利钦胁持上了资本主义。

    苏东剧变之后,马克思主义在剩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都引发了极大的信仰危机,各国的共产党政府都不知道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因为事实摆在那里,坚持将不能发展,放弃将不能稳定。共产党们都陷入了两难的选择……
    最后是中国打破了僵局。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态度是:修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修改其经济学中不合理的内容,从而提出了邓小平理论,倡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共把邓小平理论称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什么叫“当代马克思主义”?其实潜台词不就是说“原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有问题的吗?中共能够对马克思主义采取这样的态度,得益于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展的改革开放政策。《邓小平理论》与《改革与新思维》的区别是,邓小平理论是建立在中国十年经济实践的基础上的,而新思维提出之前基本没有实践,只是戈尔巴乔夫的一厢情愿。中共利用邓论,既保证了中国的稳定,又实现了发展。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通过中国看到了出路,越南和古巴也相继提出了“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随着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深入,中共的理论很可能也会继续变化,以适应政治与经济制度与形势的变化

    其实,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原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与否,甚至未来中国是保持社会主义还是走向资本主义,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中国能不能做好这两件事:
    稳定,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守望轩 ( 湘ICP备17013730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5 02:00 , Processed in 0.0454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