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申请新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31|回复: 7

稻盛和夫开启智慧之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4 09: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稻盛和夫和他的《成功方程式》,一定被很多人了解,在他成功背后,那些智慧的思考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更多有关《成功方程式》的文章见:http://blog.sina.com.cn/u/1250947193


转自:http://yeka52.ycool.com/post.2848142.html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应该称作“智慧之井”的地方。当一个人专注一件事情之中,而且有一种全然的敏感时,人们会得到神灵的帮助,从那眼“智慧之井”中,获取新思路、灵感或者创造力

  文/王育琨

  稻盛和夫的积极心相,铸造了京瓷帝国,也铸造了一道为世人敬仰和取之不尽的精神山脉。在他的自传体著作《活法》中,稻盛和夫坦言,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应该称作“智慧之井”的地方。当一个人专注一件事情之中,而且有一种全然的敏感时,人们会得到神灵的帮助,从那眼“智慧之井”中,获取新思路、灵感或者创造力。

  “智慧之井”就在那里。那些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会时常邂逅创造性的灵感。就是中国许多企业家,在创业阶段多能够保持一种冲锋势头,可是一旦上了规模、有了向往已久的平台之后,反而会无所适从,致使企业出现大的滑坡。稻盛和夫持续开发智慧之井的经验,对中国企业家有很多有益的借鉴。

  人生事业成功方程式

  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看上去生存的式样差异很大,但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都一样:如何能够持续过得更好?稻盛和夫对此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括。他认为,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是否能够过持续得更好,取决于能力、热情和思维方式这三个因子的乘积:

  人生·事业 = 思维方式 X 热情 X 能力。

  能力更多是指才能、智力、体魄、运动神经等先天资质,热情是指从事一件工作的激情和渴望的程度等后天方面的因素,思维方式则是指一个人对待工作的心态、精神状态和价值偏好。一个人和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多大成就,就看这三个因素的乘积。

  其中,能力和热情,取值区间为0—100。因为是乘法,所以即使有能力而缺乏工作热情,也不会有好结果。自知缺乏能力,而能以燃烧的激情对待人生和工作,最终能够取得比拥有先天资质的人更好的成果。

  思维方式取值范围则为 -100— +100。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和事业就会有180度大转弯。有能力,有热情,但是思维方式却犯了方向性错误,仅此一点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积极思维方式包括:总是积极向前、建设性的;有一颗感恩的心,具备和大家一齐行动的协调性;乐观地接受;充满善意、有理想、态度吻合;不惜努力;知足、不自私、不贪婪等等。

  开启智慧之井的神灵在现场

  在最早加盟的松风工业,没有工作氛围,没有精密设备反复进行理论性试验,他自己也没有经验。可是,他居然搞出领先世界的发明!稻盛和夫后来在《活法》中解释说,那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他的才能所导致的。那是他忘情地、疯狂地、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不断地想,不断地去思考,一次又一次地在头脑中模拟推演,那些开始只出现在梦境里的东西逐渐清晰,最后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消失,得到了神灵的帮助,从“智慧之井”中,获取了灵感和创造力。

  自1959年创立京瓷公司后,稻盛和夫几十年一直作为京瓷研发带头人。他发现,一旦发疯地投入工作之中,对某个目标有着强烈的渴望,就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意象,身边的任何一个新发生,都会坚定地指向那个意向。这时,工作现场就会出现照亮前途的火炬,智慧之井就会洞开。用稻盛和夫的话说就是,“工作现场有神灵”。

  稻盛和夫一次次遭遇这种工作现场的神灵,以至于他作出结论,解决问题的答案总是在现场。当一个人以不服输的高度热情投入产品研发之中,在对其进行全然的审视、倾听、专注当中,往往会听到“产品的私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原来,稻盛和夫的神灵是专注产生的一种强大力量。一如一把锥子通过力量凝聚在最前端的一点上,这种“集中力”,是根据思考能力的强度、深度、大小产生的。当我们有了清晰的追求目标,实现目标的渴望又特别强烈和持续,对现实工作的细节有着全然的敏感和全然的倾听时,这种现场的神灵就会显现。

  稻盛和夫体悟到了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的真实过程。他知道追求尽善尽美的强度,决定了一个人和一个公司的前景。一次,一个跟他同时大学毕业的同学,在京瓷公司领军做一个新产品的研发。他和他的团队历经几个月的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拿出了完全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但是,稻盛和夫却以这不是他心里所见的鲜亮陶瓷为由拒绝了这个主管。那个被拒绝的主管简直是怒气冲天,还不得不回去研制稻盛和夫“眼里看到的鲜亮陶瓷”。最后,历经磨难终于拿出了完美的产品。

  稻盛和夫的体悟,给了我们一个相当重要的启示。当对一个追求目标有着强烈的持续的渴望时,丢掉成见,苦苦思索体悟,事先能够清晰“看见”那个崭新的结果。相反,如果事先没有清晰的意象,就不会有崭新的成果出现。这是稻盛和夫在人生的各种经历中体验到的真实。

  企业家特殊的战斗力

  稻盛和夫的“工作现场有神灵”,让我想起罗丹的名句“你一定会发现美,因为你有了真”。

  人生和工作之中,都有大量的超越了感觉和思想的美丽,如果没有激情,这种美丽就无法被领悟、被了解、被认识。一个富有激情的人不会仅仅满足于少量的工作,在其中可以实现它自己然后去睡大觉。同样,如果没有爱心,那么这种激情就没法持续。只有当我们忘了自我,带着爱去做事做企业时,才可以保持这种充盈的激情,去发现和追求我们个人生命和工作中的美丽。一个富有爱和激情的头脑一直在摸索、探询、突破中,不接受任何传统。它不是一个已经达成的头脑,而是一个年轻的尚未达成的头脑。

  没有人可以赐予我们“智慧之井”,我们只能自己去发现它。当我们依据个人所受的制约、个人的偏见开始解释、翻译的时候,我们会错过它。因为束缚于信仰、偏见、认同时,头脑就无法直接感知。“智慧之井”只青睐于极其敏锐的头脑和极其柔软的心。

  当我们带着爱的激情特别强烈和持续时,就产生了对某一个事物全然的敏感。任何一个方面的刺激,有关的和无关的,都会通过全然的敏感,转化为通向所渴望目标的台阶,智慧之井最终将喷薄而出,创造性的工作将不断带来喜悦。这是被稻盛和夫证实和揭示出的道理,也是被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马云、江南春、李彦宏、李想、史玉柱等优秀的创业领军人物所证实了的“本真”。

  人性都有偷懒的偏好,领军人物是否能够掌握一刻接一刻的完美标尺,是驾驭企业的关键所在。研发是这样,服务是这样,企业经营管理的总体运营也是这样。只有当事人,最知道利润指标能够说清的问题是有限的。而只有置身其中,反复体悟并推究事理,才可以知道实际上可以做得更好。

  企业家为了做强做大,绝不恪守形式,甚至可以不要自尊,而必须拥有特殊的战斗力。与一般人想象的不同,这种特殊战斗力表现为一次次“回归零”的能力,表现为与自己和企业的每一个新发生接触的能力。不管先前何等成功,什么时候他不能回归零了,开始脱离倾注热情的专业了,也就到了他向下滑行的时候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09: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稻盛和夫

日本“经营之圣”、京瓷和KDDI两大公司的缔造者稻盛和夫。

用日文Google搜“实学”的话,有396000项。这个名词是由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渝吉提出来的,已经成为日本庆应大学(原庆应书塾)的校训。“实学”

一词,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最佳平衡”,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福泽渝吉自己的解释就是“有形世界中的数理学和无形世界中的‘心之独立’”,更通俗地讲,就是“对社会做出切实的贡献。”

而日本京瓷和KDDI两大公司的缔造者——稻盛和夫先生在《实学——高收益企业的缔造方法》中,完成了“实学”精神在“商学”领域的传承和延展,这恐怕也是“实学”鼻祖福泽渝吉意料之外的事情了。

在《实学》这本书中,稻盛和夫用福泽渝吉“实学”的观点,来阐述经营中最实际的问题——会计。

在常人看来,会计属于比较专业的学科,只要特定的专业者弄懂就可以了,只要能对上账,就完事大吉了。而经营者追求“利润至上”,所以,通常不会在“会计”上敷衍了事。稻盛和夫在书中,以崇尚“实学”的经营者的身份,将“经营”和“会计”结合起来,加以解释说明,即使是一个完全不懂会计者,也能了然于心。原因就在于他把功利的经营和复杂的会计赋予了哲学意义的“实学”主义色彩,于是,一切就变得浅显易懂了。

那么,“实学”在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眼里,究竟指的是什么?

人们往往容易把事情考虑得过于复杂,其实事情的本质是很单纯的。表面看上去很复杂的事情,其实也是由若干简单因素组合而成。人类的遗传基因由三十亿个盐基序列构成,其实表达遗传基因的密码种类不过四个而已。

这个简单原理同样适用于经营。人生和经营的根本原理原则都是极其单纯的。关于经营和会计上的技巧和秘诀,无非就是最原始最简单的东西。也就是说,不要被细枝末节蒙蔽了双眼,抓住问题的“根本”即可,即使最复杂的会计也是如此。无论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都能追根溯源回到原点。面对千头万绪的经营或者会计上的问题,用简单原理对事情进行判断,就能化繁为简。

稻盛和夫自称曾经对经营一无所知,但他仍旧坚信,若做违背伦理和道德的事情,必将一事无成。

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标准,也是通情达理的原理,遵循这个原理进行经营就不会茫然失措,最终会取得事业成功。稻盛和夫认为,物质有三种类型:可燃性物质、不燃性物质和自燃性物质。那些优秀的人是自我燃烧、同时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人,“工作需要相当大的能量来激励自我,燃烧激情。燃烧自我的最佳方法是热爱本职工作。无论是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干,就能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会产生积极性,向下一个目标挑战。”

稻盛和夫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一本书。一次去同学家里玩,看人家的书架上摆满了文学全集,十分羡慕。回来天真地问父亲:“为什么我们家里没有书?”背负生活重担的父亲没好气地回答:“书能当饭吃吗?”当时因为实在太小,少年的他不识父亲言语背后包含的辛酸滋味。

13岁的稻盛和夫,经历了一场结核疾病的困扰,卧床期间,邻居大婶给了一本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书——日本教育专家谷口雅春的《生命的真谛》。年幼的稻盛和夫从书中接触到启蒙其一生的重要词语“心态”。“心态”这个词语造就了他“成功不盛气凌人,失败不妄自菲薄”的完美人格品质。“心态”这个词汇从此就一直伴随着稻盛和夫体悟人生的酸甜苦辣:家境贫寒、疾病困扰、考试受挫、创业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可以说他的人生哲学启蒙于一本书,成就于一个词语,“经营的真谛最重要的就在于具备了什么样的心态,如果经营者的心态调整好了的话,他公司的业务也必然会很顺畅”。


每一个创业者都有一种支撑其的哲学,成年以后的稻盛和夫在经历创业的艰辛后,逐渐积淀了博爱的“实学心态”。稻盛和夫感慨地说:“有的人终其一生,在追求金钱、地位和名誉,我始终认为对社会、对他人有所裨益的话,是一个人的最高行为境界。行善必然会带来善果的。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是正义和正确的话,整个宇宙都会回馈与报答他的。”

这一点即现在很热的“企业或者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稻盛和夫关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有一段真诚而坦率的话:“这个社会,的确存在着‘势力’一词,现在,京瓷公司和稻盛和夫成为具备了一定‘势力’的代表,这个时候,将一部分‘势力’转化成为爱心与善意,去帮助别人,就会在无形当中分解‘势力’的权威以及它带来的高不可攀的距离感。”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是:“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企业经营的首要目的是实现员工的幸福生活。


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的话,那将是为某一个企业牟利的自私行为。作为社会的公器,企业有为世界、为人类尽力的责任,从利己经营转变为利他经营。我想用我最喜欢的稻盛和夫的一句话结尾:“不愿吃苦是人之常情,但以长远性和前瞻性的眼光来看,年轻时候吃些苦头对以后的人生会更有帮助。


有时候,痛苦是人清醒活着的最好证明。“这句话与”实学“无关,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09: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成功方程式

在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曾经出现过“经营四圣”,他们分别是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和京瓷集团的稻盛和夫。四个人当中惟一健在的就是稻盛和夫了。

1932年,稻盛和夫生于日本鹿儿岛县,技术员出身的他先后创办了日本京瓷株式会社和日本第二大电讯公司KDDI。经过几十年的经营,这两个企业均名列世界500强,稻盛和夫所创立的深植于佛教的商业道德准则和“敬天爱人”的经营哲学也深深地影响了一批日本企业。

稻盛和夫认为,成功是三个因数相乘的结果。

有记者问稻盛和夫作为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缔造者,你被尊称为“经营之圣”,你认为企业经营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

稻盛和夫答:人生与经营活动是相通的。要想取得成功,需要有三个因数相乘:这就是理念、能力和执着心。

人生如同登山,经营企业亦如此,首先要确定应该攀登什么样的山,是把自己的目标仅仅定为小企业还是想创立一个大企业。人应该拥有闪光的人生观,如果把目标定得高远,随随便便的经营理念就不可能达到目标,必须是高层次的哲学理念。如果有人只想着“轻而易举赚大钱”或者“干得顺手”,就会把事情弄糟。

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掌门人稻盛和夫的人生道路,是一部传奇。在20世纪日本“经营四圣”之中,稻盛和夫是唯一健在、企业经营绩效卓著的一位;是向中国走得最近、成为名副其实的中日友好使者的一位;是哲学悟性最高,说得精彩写得精彩做得更精彩的一位。当代中国文化大师季羡林先生说:“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稻盛成功方程式”是稻盛哲学的核心。这个简练朴素而又精深博大的方程式可以表述为:

成功=人格•理念(-100~+100)×能力(0~100)×努力(0~100)。

稻盛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东西方思想文化资源中提炼出来的成功方程式,突出“人格•理念”对人生、对事业、对社会的决定性的作用,不失为医治现代社会浮躁病的一副良药。不但各行各业的成年人可以用这个方程式来对照、反省自己的人生,广大青少年更能从中受益。记住它,它可能改变你的人生;用好它,你就会取得成功。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

目录

序 人生航标:稻盛成功方程式 江南客 (1)

自序 心弦为稻盛所动 (5)

关于稻盛和夫

1.想法变,一切都变 (1)稻盛先生从自己的切身经验中,感悟而且归纳出了人生最重要的真理,就是人的想法、观念、人生观、人生哲学,对于工作的结果,对于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2.卓越的企业家 (2)

3.优秀的哲学家 (3)所谓正确的、正面的“思考方式”有丰富的内涵,本书将从许多角度加以阐述,但它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利他心”,就是“为对方着想之心”。它超越国境,超越民族,超越时代,超越一切专业领域,是普遍的真理。稻盛先生就是从这一根本点出发,去判断和应对一切,从不含糊,从不动摇。超越私利私欲的束缚,抱着纯粹的动机,从更高的层次上去经营企业,他就“得道多助”,不但得到部下的衷心拥护,而且获得社会多方面的理解、信赖、尊敬及其有力的援助,因此就格外强大,遭遇障碍时也不会困惑,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他的成功。

4.京都奖 (5)

5.盛和塾 (6)

6.胃癌手术与佛门修性 (7)为了进一步反省自己,在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时,稻盛先生就进了京都的圆福寺正式接受剃度,成为佛门弟子,在寺院里认真体验修行生活……另外,过去讲“利他”,往往需要有意识地时时告戒自己,强迫自己必须这样去做。而现在“利他”已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完全自觉的思想和行为。过去要靠理性分析才能理解的一些事情,现在很快就能抓住其本质,从内心更深刻地理解它们。

7.中日友好使者 (8)

上篇 成功方程式

1.人生如戏 (13)成功方程式又叫人生方程式,如果其中“人格 理念”这一精神要素是负值,你的人生就是负值,你就是在事实上扮演了反面角色,想写一部积极向上的剧本,演正面角色,就要磨砺心志,提高自己的精神素养,而且越早越好。早一日明确自己的人生观,就能早一日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向,你人生的每一天、每一瞬间、就可以过的更充实、更有意义,你的人生之戏就更加精彩。

2.人生的目的 (14)金钱、名誉、地位,可以让人羡慕,也让人妒疾,却难让人尊敬;知识、才能、成就,可以让人欣赏,甚至佩服,但未必能让人敬服。聪明才智加上高尚的人格和深刻的思想,才能让人敬重,并影响别人。 稻盛先生说,人生的终极目的在于“磨砺心志,净化灵魂”。

3.方程式 (15)[人生.工作结果 = 思考方式(-100~+100) x 热情(0~100) x 能力(0~100)] 或者表达为 [成功 = 人格 理念 (-100~+100) x 努力(0~100) x 能力(0~100) ]


4.“人格理念”的含义 (17)我认为可将“人格 理念”分为两个侧面。一个是人格的侧面。正面的比如:公正、诚实、开朗、勇敢等等。负面的比如:不正、伪善、卑怯、傲慢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等等。另一个侧面是科学的侧面,就是“认识论”,就是实践、认识、在实践、在认识之循环。由五官从外界收集各种必要的信息,用头脑加以分析,从复杂现象中导出事情的本质,据此制定计划,然后实行。……简单讲就是“实事求是”。先是正确认识事物,然后是拿这种正确认识去改造事物或创造新的、美好的事物。

5.成功三要素之间为什么是“相乘”而不是“相加” (18)

6.成功三要素中哪个最重要 (19)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人格 理念”出现偏差,出现哪怕稍许的负值,那么人生就可能前功尽弃,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历史和现实的无数事例,说明人的“思考方式”或者说“人格 理念”有多么重要。

7.“人格理念”是变数 (21)它既能变好也能变坏,既能提升也能下降。一个有本事的人,尤其有了权威,春风得意时,特别需要:谦虚精神、感激心态和知足意识。这些无非都是理念的提升。

8.怎样提升“人格理念” (21)但把圣贤们的教诲仅仅作为知识来理解和记忆,并没有多大的价值,必须用它来戒勉自己,提升自己的人格。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反反复复才能见效。……稍有懈怠,立即降归原处。其次是反省。……总之,“实践+学习+反思”才能有所领悟,才有可能进入哲学的境界。

9.成功和命运 (22)所谓因果法则,就是说在正确理念指引下努力奋斗,就能创造人生的辉煌,乃至根本上改变命运。

10.成功三要素之相互关系 (23)“观念”正确,就能保持旺盛的“热情”,坚持不懈地“努力”。同时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也有助于提高心性。总之,“人格 理念”、“能力|”、“努力”这三者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11.把方程式编人百科辞典成功方程式的产生(24)

成功方程式的产生

1.实践中抽出理论 (26)

2.叔叔的负面意识 (27)

3.肺结核和“心态”(28)

4.水库经营和“思念”(30)

5.天风哲学和“愿望” (31)“这个宇宙对待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它保证每个人都有幸福美好的未来。不管你现在处于何种逆境,遭遇何种不幸,一个光辉灿烂的前景正等待着你。能否得到它,全在于你的心态如何。”在强调“愿望”必须强烈的同时,稻盛又强调“愿望”必须纯洁。办法之一是“每天反省”。

6.善念生善果 (33)

7.二宫尊德的诚实与勤奋 (33)“至诚”超越一切聪明和智慧。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精益求精地努力工作,不仅可以获得物质和金钱的报酬,而且忍受艰苦本身就是最好的精神修炼,是磨练心志,净化灵魂,提升人格最有效的办法。

8.福泽谕吉的话和方程式 (34)做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家,需要兼备“哲学家”、“武士”、“小俗吏”、“土百姓”四种人的长处,将它们合于一身。所谓“哲学家”,就是具有深刻思想,善于探究事物本质的人。元禄时代的武士崇尚正义,人格正直高尚。“小俗吏”指明治政府的基层官吏,他们往往灵活、狡诘,善于弄权,甚至善于行贿受贿,但是同时他们头脑反应敏锐、富有才干。他们“俗”的一面固然不可取,但是他们身上的那种精明能干,却是经营者也必须具备的素质。“土百姓”就是农夫,他们身体强健、吃苦耐劳。

9.释迦说“心”(35)

成功三要素

1.能力 (37)

2.努力 (45)

3.人格理念 (57)

人格理念五侧面

1.愿望 (70)

2.原则 (80)

3.人格 (97)

4.利他 (112)

5.因果 (125)

下篇 经营哲学

经营十二条

1明确事业的目的意义(140)

2设立具体的目标 (143)

3心怀强烈的愿望 (145)

4做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147)

5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 (149)

6定价即经营 (151)

7经营由意志决定 (153)

8燃烧的“斗魂”(155)

9临事有勇 (156)

10不断创新 (157)

11有同情心,诚实待人 (159)

12怀着梦想和希望(159)

特色经营十项

1以心为本的经营 (161)

2客户至上的经营 (166)

3大家族主义的经营 (167)

4实力主义的经营 (168)

5伙伴式经营 (169)

6全员参与的经营 (170)

7方向一致的经营 (171)

8独创性经营 (173)

9透明经营 (175)

10精神鼓励为主的经营(176)

充满哲理的会计学

1追究会计的本质 (184)

2利润和税金 (185)

3一一对应原则(186)

4双重核实原则 (188)

5筋肉坚实原则 (190)

6完美主义原则 (194)

7现金为主原则(198)

成功实例

1利他自利——与美国AVX公司合并成功 (200)

2真心通天,诚意无敌——“DDI”创业成功 (203)

3“无私”使不利变有利——参与移动通信的成功 (209)

附录1 稻盛和夫Communist Party中央党校讲演要录(2004年4月6日) (213)

附录2 短文两则 (218)

1经营者的“三乐主义” (218)

2劝君常深思附录(222)

3 稻盛和夫履历书 (224)

后记(227)

参考文献(2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09: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中书

稻盛先生小时候因为心态不好染上了肺结核,好心的邻居夫人借给他一本一位叫谷口雅春的智者写的《生命的实相》一书,其中的许多话另稻盛先生终生难忘。

“将痛苦视做不幸,是认知的错误。痛苦是心灵成长的必须,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为痛苦而喜悦。”

“信念是‘心念世界’中命运的雏形,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一切,都由这个雏形发展而来。”

“人们在遭遇灾难的时候,总认为灾难是外部世界强加于自己的,自己并无过错。但我们遇到灾难而受伤害,其实还有内在的原因,就是说这种灾难与我们的心态相关,两者之间是一种“物以类聚”的关系。我们内心不去召唤,这世界没有任何东西会主动跑到我们身边。”

“被预知的‘未来’,就是在‘心念世界’中正在发生的‘现在’。某件事情既然在‘心念世界’里已经发生,做为在‘物质世界’的投影,它必将在实际上发生。”

“要想做成一件事,就不能让这个念头中断,必须长久保持对它的希望和热情。思念的长期而持久的集中,会产生将所想之物吸引过来的磁力。就是说,成就事物必须的要素——灵性和智慧——就会聚集到你周围,自然而然地促成你把事情办好。”

这些话无非强调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强调方程式中“人格 理念”这一要素的极端的重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09: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中诗

他反复地、执著地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生的目的”,结论是人生的根本目的、意义不是别的,就是“提高心性”、“净化心灵”。为什么呢?他引用了《佛教圣典》中释迦说“心”时的诗一般的语言:

这个世界由心指引,由心牵动,由心支配

迷乱之心,让世界充满烦恼

万物以心为先,以心为主,由心产生

以污秽之心指导言行

苦难就跟随他

如同车跟拉车的牛

以善良之心指导言行

欢乐就跟随他

就像影子跟随身体

行恶之人,遭受恶报而痛苦

行善之人,领受善报而快乐

心污浊

人生之路崎岖不平

必会因此而跌倒

心清纯

人生之路变的平坦而安宁

以身心纯净为乐之人

可破恶魔之网,在佛道上行进

心静之人得安乐

愈加努力,日夜修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09: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三要素

1.能力

做不到的事要如实承认

实际上做不到的事,不要假装能做到。首先承认有做不到的事,才会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开始。

超越平庸

人的最伟大的能力,就是战胜自我的能力。

战胜自己

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获取成功的能力,决不仅仅限于所谓的“智能”。

胆大心细

豪爽的性格也好,细致的性格也好,为弥补和完善自己天生的气质,必须做出相应的努力。

抑制本能心

必须学会控制本能心。这样会使理性活跃,提高我们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将意识聚焦

人通过对理性的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像激光光束一样,随时将意识高度集中。可以在必要的一瞬间,启动理性,抓住问题的核心。

能力用将来进行时

想要向有价值的事物发动挑战的人,必须能够看到自己能力的现有水平及其未来水平两个方面。

塑造自己的人格

如果缺乏坚强的心智,我们很容易成为自己才能的“奴隶”。

关于“能力”的问答

问:领导人是天生的,还是培养出来的?

道盛答:我自己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答案应是两者都有道理。……而比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领导人自身的努力,以及作为领导人必须具有的基本哲学。一个团体最可悲的是:领导人有才能,但对事物持否定态度,把团队引向错误的方向,结果使之破灭。

2.努力

工作的意义

有没有终生投入的工作可做,是人生幸与不幸的关键,但首先要找到工作的意义。

突破壁障

壁障最终必能突破,这种自负和自信,可以形成坚韧的性格,而这种坚韧性又会把我们引向更大的成功。

热情开创新时代

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任何革命,都靠革命者的热情开创了新时代。

迷恋工作

要想成功,要想取得卓越的成就,先得热爱乃至迷恋自己的工作。

精于一业

精于一业就可理解一切。究明一个事物,就可理解一切事物,在一切事物的深处,都隐藏着普遍的真理。

自辟蹊经

对自己的处境不满,一味的怨天尤人,就会不知不觉将心灵封闭,看不到以至放弃了人生中潜藏的良机。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肉体

领导人必须做出努力,始终保持一个与健全的精神相对应的健全的身体。因为领导人必须有能力做出公平无私的、对全局有利的正确判断。

人生须时时反省

人生中缺乏反省,成功即成失败之母。

读书开阔视野

自身的直接经验,加上读书得来的间接经验,构成了人生成功的精神基础。

将能量灌注给部下

要了解部下对项目持多大的热情,并将你的能量注入部下,直到他们激情燃烧,这是领导人的首要任务。

天天努力

天天努力不懈,就可以开辟未来。要正确地预知将来,只有靠今天的努力,因为将来位于今天的延长线上。

用百米赛速度跑马拉松

用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这样的努力才配称“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关于“努力”的问答

问:听说,你经手的所有的事业项目,从没有失败。请问你有什么秘诀?

稻盛答:非常单纯。项目成功之前,我决不放弃,失败首先是一种心态。当然,在每一个项目开始之前,我必定认真审视它的价值,只有在内心感到确有把握时,才着手参与。而一旦投入,不管遭遇什么障碍,决不轻言放弃。一条路走不通,就找别的路,直到走向成功。

……“天道酬勤”,这也是宇宙中本来就包含的真理。


3.人格理念

决不丧失希望

我们决不可能完全摆脱痛苦和烦恼,但是,即使处于最低潮,我们仍然可以努力,不失去对明日的希望。

追求人间正道

上苍绝不会无视真诚的努力和追求正确的决心。

避开“捷径”

走安逸之道,大抵都到不了目的地。

信赖关系从自己内心构筑

信赖,应从自己内心而不是从外边求得。

如实观察

如实观察事实,即使自我牺牲也要贯彻真理,有这种觉悟,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细节也须注意

人真正的能力,在于能否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

调动潜意识

认真地重复演练,能培养潜意识快速做出正确抉择

通逻辑、合伦理

内心的哲学指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根据原理原则

无论何时都要根据原理原则做出判断,采取行动。

关于“人格 理念”的问答

问:美国员工与日本员工比,工作热情和态度有不同吗?

盗盛答:到美国开展事业以来,我们一贯秉承“京瓷”的经营思想,实行与日本“京瓷”完全相同的管理方式,而员工的反应也基本相同。 美国员工确有个人主义色彩,但这未必是坏事,美国人希望自己的做法与人不同,因此产生新的创意,这些创意对公司有利,公司非常欢迎。此外,美国员工并不介意创意出自哪个国家,而只欣赏创意本身。

问:与日本的干部相比,你认为美国的管理人员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吗?

稻盛答:有时会遇到个人主义、自私任性的人,但这种人不光美国有,日本也有,与国籍无关。只要敞开心扉,认真沟通,即使信奉利己主义的人,也能理解并接受我们的想法,并没有因为“京瓷”的经营体系产生与日本而遭到误解和抵制,凡是好的想法他们都能采纳。

教育的灵魂缺失

略……

核心中的核心

正面的“人格 理念”包括如下内容:

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善于与人共事,有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有同情心、宽厚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勤奋努力;有勇气、敢决断;有感谢心;有知足心;有利他心;能克制自己的欲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09: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格理念五侧面

1.愿望
怎样“心想”才能“事成”
(1)思念即因
“心想”了,就一定“事成”吗?那也不一定。这种“心想”,如果只是头脑里偶尔闪过的“念头”,或者只是口头上随便表达的“希望”|,这种程度的“心想”,不可能“事成”。只有“强烈的愿望”——按稻盛先生的说法——“持续的、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的愿望”,才能使你的“梦想成真”,而且一定能使你的“梦想成真”。
“境由心造”。你抱怎样的想法,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你这个人的价值。这是稻盛先生的一个基本思想。
(2)一天24小时思考
开始只是理想和愿望,在头脑里反复演练的结果,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渐次消失,产生“没做过的事也好像已经做过似的”感觉,自信从中而来,到达在“思考中看见结果”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3)在思考中“看见”
(4)思考有层次
乐观构思 悲观计划 乐观实施
火灾现场的爆发力
就是说人们只要“破釜沉舟”,把自己逼进绝路,就会绝处逢生,爆发出异乎寻常的、惊人的能量,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不断创造出人间奇迹。
智慧之库
(1)“幸运”竟然接二连三
(2)触及了“睿智之井”
(3)拌跤得灵感
哲学和技术
(1)成功原因是哲学不是技术
他不仅带头忘我地工作,而且善于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从经营实践中归纳和提炼出理论。他从切身经验中看到了精神力量的伟大,懂得了崇高的事业目的和强烈的成功愿望可以圆满地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各种问题,包括技术问题。
(2)哲学是“因”,技术是“果”
答案总在现场,但是要从现场获得答案,首先从心情上说,必须对工作有不亚于任何人的强烈的热情和使命感,有解决问题的深刻而执着的决心。同时必须亲临现场,用真诚的目光亲临现场,用眼去凝视,用耳去倾听,用心去贴近。这时我们才可能听到产品发出的“声音”,找到解决的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0: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稻盛和夫的强者思维

企业社会责任成了商界的时髦词汇,被看作是捐款、纳税、环保的代名词。而我们在上一期杂志的《中国企业家渴求的精神山脉》中却看到,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一种利他经营哲学的代名词,是一种商业最原始的冲动,是根植在企业家灵魂深处的一种意志力。本文我们将继续跟随稻盛和夫,进一步探讨他一举打造出两个世界500强的强者思维。

  成功 = 思考方式×热情 ×能力

  外行是通往专业的起点。稻盛和夫的经营管理能力,随着京瓷公司的发展而日臻成熟。他最大的发现是,人生与经营活动是相通的。生活中信奉的哲学与经营管理中行之有效的哲学如出一辙。他更提出了一个成功方程式,认为事业成功等于三个因数—— 能力、热情、思维相乘。这也就是著名的“稻盛成功方程式”:

  事业的成功 = 思考方式 × 热情 × 能力

  在稻盛看来,“能力”多数源于天生,我们很难改变;“热情”就是倾注到工作中的激情和努力。而“思考方式”则是人生态度与思维。如果说“能力”和“热情”是从0分到100分计算的话,“思考方式”则可以从-100分到+100分计算。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就会使人生和事业出现很大的差别。虽然能力平平但勤奋努力的人,要比虽有能力却以能力自居的人成果要大得多;如果一个人思考方式是邪恶的,那么就是负数,用负数相乘所得的积也就是负数了。

  在能力、热情、思考方式这三个要素中,稻盛最看重的是思考方式和热情。他认为,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就不可能靠近自己,一个人能够实现的只是他内心渴望的东西;一个人如果观念一错,非但劳而无功,反而起反作用。有的人“思考方式”很消极,这通常会带来消极的结果。转化员工的消极思考方式与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就是经营者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对企业主来说,只想“轻而易举赚大钱”,会把事情弄糟。例如,职工为了公司的事业拼命工作,企业主就应该想着为职工谋取幸福,而不是单纯地赚钱。不然,就无法调动员工的激情和思考方式。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制定战略战术的能力,还要具备热情与执着,有拼命力求完美的精神。稻盛的逻辑是,首先要员工相信京瓷公司是一流的,然后再让他们明白,最好的公司要求它的员工也要有最高的灵魂和最正确的认识。稻盛以身作则,年利润到2000亿日元的时候,公司竟然没有丝毫奢华之气,甚至他个人都没有一部专用车。

  这个成功恒等式不只是稻盛经营企业的整体层面的把握,还是稻盛和夫量化一个人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的标准。把“能力”、“热情”、“思考方式”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每个因素也可细化为几个具体内容,综合起来就能看出他的人生和事业为什么和别人有很大的差别。

  有的人的“能力”有90分,但是往往因为感觉自己头脑聪明,而不努力工作,于是他的“热情”只有30分。90分的“能力”乘以30分的“热情”,他的综合得分为2700分。 有的人认为自己“能力”只属于中上等,有60分,所以他为了发展必须拼命努力,那么评估这样的人,则他拥有90分的“热情”。60分乘以90分是5400分,综合得分是前者的2700分的2倍。

  在这一基础上还要考虑“思考方式”这个因素。一个人如果观念一错,非但劳而无功,反而起反作用。通常京瓷的评价也给三个因素一个权重。比如,思考方式占50%,热情占30%,能力占20%。这三个要素的评价比例是可以不断调整的。人的能力有限,这样评价的结果,是让认真及忠诚、正直的人能被录用为干部。一般来说,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渐扩大,人们就会重视学历、技术。但是在稻盛42年的经营中,正是先有了一批对企业忠心耿耿的人,他们再经过长年努力有了一身优秀的本领,才成长为好干部的。

  只知其一,一无所知

  思维方式给稻盛和夫留下烙印,最早可以追溯到13岁的那场肺结核病。那时他真切体会到,对患病小叔的利他、大爱和关切,是躲过结核病劫的关键;而自保、躲避、冷漠,则是结核病的因由。作为一个精专的技术员转变成为一个经营之圣,稻盛最早得益的还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创业之初,稻盛从来没有把自己看作一个经营者或老板,而是一个身先士卒的大头兵。看他每天工作到深夜,怕累坏他,董事西枝常常晚上请他出去喝酒。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商业智慧辅导课。

  稻盛不停地给加酒,西枝就抱怨说只知道灌人,这酒喝得闷气;如果稻盛自己喝不给西枝加,西枝又说他被冷落了。而一旦加上,西枝又喊没意思。斟也不是,不斟也不是。这就是加酒的哲学。对方把酒喝掉了,你还要察言观色,主动问“可以加点吗?”这中间有个间隙。适度把握这个间隙的方法,适用于一切商业实务。

  稻盛在师长面前,总是放不开。西枝就劝他醉一回酒。可是一旦醉了,西枝又会说“人不可以让酒吞了!”西枝想告诉稻盛的是,做任何事情都既不能不深入,也不能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在过与不过之间,熟练地拿捏分寸,找出最佳平衡点,是最大的学问。这是为什么稻盛一方面严厉训斥部下,一方面又能设身处地考虑部下的境况,拿出关爱的具体措施。在日后的经营中,稻盛更发展成为一个人需要掌握完全对立的两种思维,这样才能应用不同的思维,把握瞬间的不同。

  喝酒的酒馆也很有讲究。稻盛拉着西枝去火车站旁边的小酒馆,酒便宜,老板热情。可是西枝却滴酒不沾。酒这个东西很复杂,既可以使人堕落,也可以使人奋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一起喝酒的人不同,酒才使人堕落。喝酒只能喝贵酒。贵酒不能多喝,便宜的酒会开怀。口袋里有多少钱都能喝酒。而贵酒却是要积攒一定的钱。有一定难度。后期稻盛和夫在京瓷大力推行夏威夷等国外观光圣地家庭旅游奖励计划,就是从西枝对酒馆的选择中悟出的真谛。这一招对提升士气还真管用。

  西枝的熏陶,使得稻盛对思维的任何一件事的两个极端产生了由衷的喜爱。这种对立的思维,直接反映在他经营企业的理念与治理企业的方式上。稻盛一方面强调“敬天爱人”,仁爱是稻盛最基本的做人做事态度,一方面大刀阔斧、有所作为则是他的一贯行事风格。把两种极端的经营思想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是从鹿儿岛的明治维新贤哲西乡隆盛与大保久利通那里学来的。

  西乡隆盛的“敬天爱人”,是说人生、事业中都有天道、有神理,要心存敬畏,要有爱心,要为提升人类的福祉尽心竭力;而大保久利通大刀阔斧有所作为,则是在适者生存的竞技场得以生存发展的不二路径。稻盛和夫讲究仁爱,同时也知道经营中需要不逊于任何格斗场上的坚强斗志。所谓斗志是母亲为保卫孩子时不顾一切的勇气。这种英雄气概,来自强烈的责任感。无论如何也要保护企业,保护员工,这种责任心使经营者勇敢而坚定。

  举凡“敬天爱人”的人,对事对人都有一种无畏的激情。他们有宽厚爱人的一面,也有嫉恶如仇的一面。当然,那种深深的嫉恨,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存活于恨铁不成钢的语境里,时常携雷霆万钧之势。胆怯的人,会被它吓倒;认歪理的人,会被他轰到;自私自利的人,会被他抛弃;应付潦草的人,会被他逼得无地自容。这就是稻盛和夫,明显的两面性。

  稻盛和夫对这样的两面性有着深度的热爱。如果大家都是“敬天爱人”思想实践者,那么无论相互的意见如何相悖,一方如何严厉斥责另一方,最后总能相互谅解。这种对人宽容大度的看法根植在稻盛的心底。稻盛严厉斥责和严格训练,大概正是因为背后有着本于人性本善的意念所散发的温情,才让人心服口服。

  一个人多慈爱,就能多暴虐;一个人多有情,就能够多无情;一个人多柔弱,就能够多强暴。在稻盛看来,“没有洁净的心灵,没有平衡的资质,要取得成功也是不可能的”。所谓洁净的心灵,是指毫不扭曲的真实心灵。平衡的资质,就是指要同时兼具两个极端的思维。

  美国作家F·S·菲茨杰拉德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所谓一流的智慧,是指同时具备两种互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并能使其正常发挥作用的能力。”这也就是说,同时让两种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合而为一,并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灵活运用的智慧,才是称得上超人的智慧。

  “谁如果只知道一种宗教,他对宗教就一无所知。”哲学家马克斯·缪勒(Fredrich Max Muller 1823~1900)的著名论断,是对稻盛和夫所醉心的哲学之更为精准的概括。这句话的含义既丰富又深刻,后来被浓缩为“只知其一,一无所知”。其哲学上的内涵,就更精辟和更具理性了。

  那些看上去对立的两极,矛盾的思维,正是一个事物相互依存的两面在人们思维中的折射。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客观事物瞬息万变。换了场合就不合用。只知道一种思维的人,就是不会思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没法对事物有个整体的认识,也不可能在恰当的时候,调整不同的选择。真可谓“一阴一阳谓之道”。此乃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一个好的经营者,就要善于使两个极端不停地相互转化。

  比如,胆大好胜与谨小慎微,反映了人的不同心性。通常胆大好胜的人多能做出一些大事,因为他们的积极主动,一开始往往很顺利,但最后也可能遭到惨重的失败;相反,只是一味谦逊,胆小怕事的人,永远也得不到成果。而这两种心性的人如果有某种搭配,就会成就不少的事情。同理,这也是同一个人心性的两种极端表现。如果这个人以谨小慎微为性格主调,则可以适当注意增加胆大好胜的秉性,以有利于事情的成功。反之亦然。

  稻盛和夫依据做技术研发的特点,更看好谨小慎微的人。大胆好胜的人研制出的产品潦草粗糙,谨小慎微的人研究出来的产品又处处缺乏自信。从经验看,锻炼那些谨小慎微的人使他们胆大起来,成功的概率要大。看来,谨小慎微的国民性格更适应制造业文化。只要让他们大胆起来,就可以创造出令人称奇的业绩。而反过来却很难做到。一个组织或一个人,都具备两个极端资质,难点在于如何达到和保持平衡。

  能力用将来进行时

  京瓷是克服许许多多技术上的难题才有今天这个局面。其秘诀在于,即使按当时技术水准根本无力完成的订单也要接受,勇于向困难挑战,终能获得成功。受客户委托时,“要用将来的眼光来估量自己的能力”,并把这一点提升为京瓷的经营法则。

  接现有能力无法完成的订单,满足客户“不合实际的要求”,需要一点孤注一掷的魄力。因为这样的新品开发只有2个月、3个月或6个月的期限。如果开发失败并不是说声对不起就可以打发客户的。它会对客户的生产计划造成巨大影响,让京瓷信誉全失。但也正是这样一次次把京瓷逼上绝路,一次次生存危机的考验,逼迫自己的团队拼命努力,产生出无限的爆发力。借客户订单,设立高目标,并限时达成,不给退路,迫使自己和部下快速而且大幅提高能力。这就是稻盛与众不同之处。这就是稻盛“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衡量”的理论。

  向有价值的事物发动挑战一直是稻盛醉心的事情。能力有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将自己过去某时点的能力,同自己现时点的能力作比较,再想一想自己曾做出了怎样的努力,那么就会明白:从现时起,应该如何努力才能在未来某个时点,达到必要的能力水准。谁都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能力,判断自己当前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现有的能力从来就没有成为稻盛思考的起点。稻盛几十年如一日行使“压强原则”,在危机中打造自己的新能力。

  “压强原则”超越国界。任正非与稻盛有着同样的偏好。他带领他的团队,一次次去冲击新产品招标,一次次去接受新的规则和技术标准,在有限的时间里,依靠床垫文化,发愤公关,限时攻克研发任务。这样在市场中,自觉利用压力,每次都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意志去搞开发,使得华为在巨头林立的通讯行业,找到了立足之地。

  稻盛有个口头禅:“要把这种明确的愿望深入到潜意识中!”潜意识在大脑中的容量很大,但平时发挥出来的只有极少部分。每个人都有超常的能力,可以24小时持续工作,这种能力是平时表现出来的几十倍。潜意识是人的守护神。当潜意识当中有了明确的愿望,就能叫唤起自己的守护神。

  保有强烈的愿望而成就事业的情况不仅限于技术开发,稻盛把它运用到行销、营业等全方位的经营上。京瓷被称作“稻盛教基地”。京瓷哲学进而上升为一种宗教,显示了稻盛超凡的一面。

  主人和奴隶

  当年,稻盛和夫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个现象在中国今天也普遍存在。跟他在一个时代打拼的中小企业家中间,有很多精力充沛、富有才干的人物。他们具有敏锐的商业目光,善于捕捉机遇,才能非凡。但是能够获得很大成功的,也只是极少数。这是为什么?

  原来,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只凭个人能力打拼,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向风险事业挑战。但是,因为过分迷信自己个人的才能,很容易成为自己才能的“奴隶”,往往至多取得一时的成功,事业难以长久。而那些少数取得成功的人,多是高尚的、具备坚强的心智,才能够控制自己的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人,使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种现象在中国今天也是司空见惯。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创业之初,全身心投入,他们精力充沛、目光敏锐、善于捕捉机遇,而且才能非凡。可是随着公司上了一定规模之后,他不得不应酬大客户与社会各界,这是他能够拿到大生意的主要渠道。而对公司业务,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个人英雄主义主打天下。他自己的能力,在昨天是他成功的主因,在今天却成了他继续往前走的负累。为什么?多数中小企业家依靠的是自己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却不懂得驾驭他人和他的团队能力,没有体会到企业家角色已经开始转移了,从个人能力的集中爆发转向了团队能力建设。到处充斥着的背叛与不经济,使得这些年轻有为的企业家不得不把一切运作统揽于一身。短期的压强可以奏效,长期的超常支出,极大的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和精神。他们也想转化,苦于没有可信赖的人交接。他们太有才了,很容易看出别人的荒唐和不尽心。近在身边打拼多少年的人都显露出不可信的品质,他们怎么去相信只是看着他奋斗成名后的功名利禄的人呢?

  近来读 《贞观政要》 ,唐太宗李世民对隋文帝的一段考评,意味深远。隋文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剑桥中国隋唐史》这样评价道:“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了不起。”唐朝是隋朝的延续,因为唐朝的国家体制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照搬隋朝。李世民对隋文帝的评价,却很独到:“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就是说,隋文帝对人性悟得太透彻,知道人心叵测,千奇百怪。于是谁也不能相信。他居高临下,看到的到处是不负责任的诿过与贪婪的钻营。因此他御下特别严格。自己把自己放在了什么都懂得的位置上,不得不事必躬亲,励精图治。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哪怕是一天处理十件事,判断对了五件,也是不小的成就。可是拿错了的判断下去就是滔天恶浪。上台之始不见得有多么正大光明,硬是要给人以果断明快的印象,必得乾纲独断,而内力不逮,只能是刚愎自用。日久,旁边的人也不多言,只拣喜欢听的说,故此也没有什么高招。表面上能与臣公对谈,实际上什么也听不进去。

  把李世民对隋文帝的这个评价,抹去一些特定的词汇,放到今天的企业家族群上去,可谓客观公正。初步的成功可以靠能力,但进一步的、持续的成功必须靠人格。人如果稍有成功就恃才傲物,表面上一览众山小,实际上做了自己才能的“奴隶”,就意味着开始失败。要呼唤“心明”的人格这位“主人”出来当家作主,聪明才会变成“睿智”。通常企业家自觉或者不自觉都做了自己能力的奴隶。因为他们不知道进入一定规模以后,做企业要靠人格和思维,要靠发挥出团队每一个人心劲的文化,才能取得成功。

  稻盛和夫的切身体会,值得今天的中国企业家去揣摩和学习。他说,“人生和经营的真谛,并非崇高得可望而不可及,更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东西,作为最基本的伦理观,其实它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问题是如何愚直地将它贯彻于始终。”

  回到原点

  真正厉害的东西都是很朴素的。中国企业家就怕把自己归为常人,常常标新立异,语不惊人死不休。而在稻盛和夫的经验之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东西插手其间,也没有我们见惯了的逆向思维,更没有去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否定常识,而是坚持先做人、再做事的朴实理念,坚持回归到“从常理出发”的角度来思考企业的发展。并且坚信,“这种思维方式不论在经营方式还是人生旅程中,都为我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在稻盛和夫这座高山面前,不能不令我们进入深入思考。究竟是常理为王还是反常理为王?这是个问题。常识一脉,源远流长。从稻盛和夫的《活法》 、盛田昭夫的《日本制造》和山姆·沃尔顿的 《美国制造》 ,到汤姆·彼得斯的 《追求卓越的激情》 ,再到托马斯·潘恩的《常识》 、老子的《道德经》和《易经》 ,这其中一贯的思想就是“常识”思维。

  然而,反常识一派也阵容不俗。这其中既有金融大鳄索罗斯,又有名列2006年全球最佳CEO榜首的斯蒂夫·乔布斯,有怪才出身的甲骨文CEO拉里·艾利森,还有行业新秀江南春,更有千千万万个靠反常识取胜的企业家。这就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到底我们该怎么取舍?是该向先知学习还是该向经营大师学习?当然,这也可能是个伪问题。因为我们对经营大师都了解甚少,他们的只言片语并不代表他们的一贯的思维和内在的态度。

  其实,无论是常识还是反常识,实事求是最重要。在一定时点上,可能“常识”取胜,一定时点上“反常识”取胜。法无定法。对立的世界,唯有对立的思维方式才能生存。那些看上去矛盾的思维,正是不同场合应该采取的思维。换了场合就不合用。只知道一种思维的人,就是不会思维。

  在稻盛和夫的理念中,一个人如果具备七种品质,就可以是个不错的企业家了。这七种品质是:要感恩,要仁爱,要勤奋,要慷慨,要正直,要慎独,要守信。企业家有了这样七种情怀,就会解决好一个做企业的基本问题。用稻盛的话说就是:“‘京瓷’和‘KDDI’如今都已成长为世界规模的企业了,但是,‘原点’就是‘作为人,该怎么做?’这一条,如此而已。”

  弱小的企业家往往穷于应付。每天每时每刻都需要做出判断,而一大堆的损益表和陌生的行业边界,让人头昏。随着规模的扩大,一些出自本能的“损益算计”,一些感觉、感情乃至理性纷纷积累起来用于判断事物,可是还是常常出错。问题在于,没有启动灵魂深处的“是非对错、好坏善恶”来作为基准判断,没有回到人生和灵魂信仰修为的原点上。稻盛和夫,是日本第一个有这样追求的企业家,基于灵魂的判断,作为人的判断,给了京瓷与KDDI,以无限的发展空间。

  自觉、自知、自信、自强、自胜(大爱),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起始是一种责任自觉,是一种使命意识的发现或回归,而其最后一个环节则是大爱,这是新一轮的自觉。正是这样的循环往复,有了强者族群的出现。现在有一种弱者思维统摄了中国企业家,要害是他们很少有一种整体意义上的责任自觉,缺乏一种对提升人类福利层次的追求。中国企业家还没有找到灵魂和信仰,还没有进入自觉、自知、自信、自强、自胜(大爱)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守望轩 ( 湘ICP备17013730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20:41 , Processed in 0.0297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