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申请新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82|回复: 0

从菲尔普斯的成功,看美国教育的虚伪一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5 08: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3e30d0100a284.html?tj=1

美国泳将菲尔普斯( Michael Phelps)曾经是一个“注意力不足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患者。也许“曾经”这个词并不准确。你看他夺冠之后那手舞足蹈、七情上面的样子,他可能现在还多动症着呢!别人比赛完就累趴下了,他却还有没发挥出来的精力和体力,还得多动一会儿。

    ADHD这种病,据说在美国有四百万患儿。在我小的时候,哪个班上都有些调皮蛋的孩子,但那时候没有ADHD这个词儿,老师、家长对付这种孩子的办法就是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奖惩措施等等。可想而知,班上出现一个调皮孩子,就会给老师额外增加不少工作量。美国老师对付这种孩子的办法就是让家长带他们看医生,一旦确诊,就按病人来对待。

    这招儿挺绝的。一旦确诊,就要药物治疗。可是咱们中国人都知道“是药三分毒”。那神经类药物能随便吃吗?会不会把孩子吃傻了?

    我女儿雨点儿也有过动、多言的表现,而且也经常遭到老师的投诉,好在迄今为止还没有老师向我提出带她看医生的建议。但我仍然放心不下,并且因此对多动症格外关注。正因为这个背景,当我读到菲尔普斯母亲戴比的访谈时,感到深受触动。

反问老师“你怎样帮助他?”

    菲尔普斯的妈妈戴比经常接到学校老师的投诉,说她儿子上课时没一刻专注。每当有老师向戴比投诉她儿子注意力不集中,骚扰同学的时候,戴比总是平静地反问﹕“那么你打算怎样帮助他?”

    别小看这一句反问,这里包含着很深的社会背景。在西方,教育是向家庭和社会提供服务,所以戴比才会有此一问。对此,我也有切身感受。比如这里的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作业,如果作业需要家长的帮助才能完成,老师就会对家长说“谢谢。”一开始我还挺不适应,心想:我是帮我女儿呢,你谢什么谢?

不能被表象迷惑

    光看到这些,大家可能会觉得西方教育特别好,老师会自觉主动地帮助学生改进。但这只是表象。真实的情况是:老师也是人,老师也想让自己工作轻松点儿。老师也不可能投入无限的爱心,无止无休地跟个别学生纠缠。那么,哪里是老师职责的界限呢?老师需做到什么份儿上,才能让家长没处投诉,校长无从指责呢?我个人以为,所谓“多动症”,就是老师这个群体与社会之间,通过不断的博弈而取得的平衡。

    菲尔普斯的妈妈戴比反问老师“那么你打算怎样帮助他”,她只不过是让老师暂时让步,并且给予菲尔普斯一些额外的照顾。仅此而已。根据各种报道,接下来的事实是:戴比仍然抗不住了,仍然不得不带菲尔普斯去看病。菲尔普斯被确诊,那年他9岁。“实在伤了我的心,”Debbie在接受专门报导 ADHD消息的美国杂志 ADDitude的访问( 2007年 4/5月号)时说﹕「我要证明给所有人看,他们都错了。我相信,如果我能与儿子并肩作战,他定能成就心中所想。」

    于是,关于菲尔普斯与ADHD的关系,我们所看到的就不是医生创造出来的神话了,而是戴比创造出来的神话。

再有病的孩子也有长处

    戴比发现:给菲尔普斯制定严格的时间表有助于让他安静下来。后来,她还发现:游泳能让他安静下来。

    小时候的菲尔普斯最讨厌脸蛋被水弄湿。戴比就先教他仰泳,待他习惯了被水沾湿的感觉后,才教他其它泳式。

    菲尔普斯不喜欢看书,戴比就让他看体育书或报纸体育版。为了帮助他在比赛时集中精神,戴比不停提醒他:每向前走一步,每做出一个动作,都要想想它的后果。起初,菲尔普斯只能想一个后果,慢慢地他就能想象出一连串的后果。他的思维越来越缜密,越来越有连贯性。

    到了11岁,戴比不听医生的劝告,果断地给儿子停了药。

教育仍然是家长无法推卸的职责

    目前,菲尔普斯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病情。他在比赛中甚至会体现出超乎常人的专注力。有些记者把他的注意力比喻为“激光一般的”,还有人说他的“专注”简直就是“另外一个世界的”,“非人的”。但是时不时地,戴比还是能看出珠丝马迹。(哈哈,我们也能看出来。瞧他夺冠之后的情绪爆发,他传达给观众的那种情绪上的感染力,他绝不是一个四平八稳,神经运作完全正常的人。)“他偶尔还会注意力不稳,”戴比说,“他会一边跟我说话一边给别人发短信。这时我就会大喊一声:‘住手!有它没我,有我没它。’”

    如今,戴比办了一个网站,与其它患者母亲一起分享心得。这个网站就叫ADHD moms。戴比说:“家长们需要交流,需要资源,但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不喜欢面对面的交流。在网站上交流是安全的。”

    无疑,戴比是成功的。但戴比的成功其实是再一次证明了:教育这个球,永远要被踢回家长手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守望轩 ( 湘ICP备17013730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05:50 , Processed in 0.0252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