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申请新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75|回复: 2

《一岁就上常青藤》目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8 19: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f00ef40100ckkk.html
[table][/table]
[img][/img]
常青藤是什么(代序)
导读
一岁就上常青藤
什么是常青藤的教育
不平等的童年
常青藤的第一课:啼哭
用古典音乐帮助孩子入睡
“常青藤原则”戒除打孩子
孩子要宠不要惯——从分床说起
父母:孩子的第一个常青藤教授
常青藤式的幼儿园——兼论孩子不必早读书
正向心理循环
培养孩子与众不同的心态
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
让孩子面对观众
千万别低估了孩子——女儿的钢琴课
有机识字法
让大人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让孩子从大人的角度看问题
孩子中的政治与权力
如何让孩子发展政治智慧
小小的领袖们
教孩子当世界的主人

华尔街怎么养孩子
第一,让孩子花自己的钱
第二,教理财,更要培养领袖的素质
第三, “忆苦思甜”
第四,谈贫说富
第五,孩子是否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第六,让孩子在感激而不是怨恨中长大
第七,让孩子早早打工
第八,培养一个负责的孩子
第九,教孩子发展稳定的人际关系
第十,“少儿总裁班”:企业家的才能、慈善家的品性
第十一,品德与经营能力
第十二,娃娃大亨
第十三,怎样培养金融家
美国人为什么不肯留钱给孩子

智商与早期教育
“智本主义社会”的成功阶梯
钱再也挡不住你的孩子上常青藤
上大学要多高的智商
智力开发能造就神童吗
天才危机
一代天骄
怎样培养白领
勤奋的童年
新加坡数学征服美国
男人是否将成为“第二性”
互联网使人变傻了吗
——美国的阅读危机

美国的高中
美国的高分复读生
美国高中的精英化
美国高中的两极分化
美国的高考指挥棒是怎么指挥的
高中正在消失?
全美高中排名
孟母三迁的美国版
——学校能否很多分裂的社会
美国的教师荒
美国人怎么把高中建成了“泰姬陵”

从美国教育中学什么
穷孩子自卑是父母的问题
在美国过万圣节
美国的残疾人
暑假的孩子
美国青少年经济的背后
学学美国人的穷
访问学者为什么拖家带口地出国
看美国小学生的品德教育
义务教育要非官僚化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19: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常青藤是什么?(代序)
为什么要“从一岁开始上常青藤”?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常青藤”是什么。



所谓“常青藤”,或“常青藤盟校”,指的是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八所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仑比亚、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和宾西法尼亚大学。这八所大学,除了康奈尔建于1865年外,全都是在十七、十八世纪创建,属于美国历史最悠久、也最为精英的大学。到了十九世纪末,一批研究性大学崛起,如麻省理工、斯坦福、芝加哥大学等等。如今,这些新起的大学至少已经和常青藤并立而为世界一流名校了。但是,在习惯上,人们还是把精英教育称为常青藤教育。



也许,这还不仅仅是习惯而已。即使从今天的角度看,论诺贝尔奖得主,哪个常青藤大概也比不上出了八十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芝加哥大学;论科技人才,麻省理工和斯坦福则大概会超过一般的常青藤盟校。但是,如果你查一查包括总统、议员、政府官员在内的美国政治精英,企业总裁,顶尖的律师,媒体中“大腕”,乃至社会各界的领袖人物,那么常青藤肯定是最为人才辈出的地方。常青藤的教育目标,绝不仅仅是研究导向,而是成功导向。这种成功,也并不仅仅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有权有势的世俗成功,而是人的成功。常青藤的理想,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一个能让自己幸福、也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常青藤要培养的是下一代人中的领袖。这代领袖的价值观念、远见和能力,都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前途。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常青藤也不再是一个美国的概念,而且是世界的概念。首先,常青藤是美国最好的大学,也是世界最好的大学。连伦敦出版的《时报高等教育增刊》的全球大学排名,也恭恭敬敬地把哈佛、耶鲁列于首位,本土的剑桥、牛津反居其次。第二,常青藤作为世界最好的大学,是对世界开放的。比如,近年国内的报纸上频频有报道:某省某少年被某常青藤大学录取,获得五万多美元的奖学金等等。这并非一般的新闻炒作。常青藤确实正在逐年扩大在中国的招生。而且,中国学生一旦被录取,大部分都会获得全奖,即学校提供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越来越多的中国最优秀的高中生,当然也以进常青藤为首要目标。



我们夫妻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上大学,虽然在各自所在的省市高考中都名列前茅,但没有赶上当今这种教育全球化的时代。但是,我们的运气还算不错:两人都享受了中国和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国内时分别是北大和复旦的本科生,毕业后工作多年,又先后到耶鲁攻读硕士、博士课程。虽然没有在常青藤接受本科教育,至少在那里接受了研究院的教育。本科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特质,可以对常青藤有“零距离”的观察,但毕竟四年就毕业了。漫长的博士课程再加上前面的硕士课程,则让我们在耶鲁校园内一泡就是将近十个春秋,使我们在充裕的时间内对常青藤教育有了近距离的观察和亲身的体会,特别是对中国人在接受这种教育时会碰到什么样的问题、怎样应对,有着独特的跨文化视角。更为幸运的是,我们的独女,是1999年夏天我们读书期间在耶鲁-纽黑文医院出生的。她的许多小朋友都是耶鲁子弟。我们和这些孩子的家长也交往密切,得以观察他们的教育方法。后来我接受了萨福克大学的教职,全家移居到波士顿这个名副其实的世界教育之都。要知道,波士顿所在的麻省,连续几年被评为美国“最聪明”的州。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7年的首次全美公立高中的排名中,麻省的学校系统在各州中名列第一。这主要是因为在大波士顿地区集中了一大批优异的学校。在全美前一百所优异的公立高中里,大波士顿地区就有五所。许多哈佛、麻省理工的教授的子弟,以及波士顿高科技界人士的孩子,就在当地读书。这样的环境,使我们得以接触更多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家长。比如小女的教父教母,就是一对典型。他们用自己的教育哲学培养了一个出色的女儿。她几年前在哈佛毕业后,又在牛津拿了硕士,研究古希腊文和拜占廷文化,最近正在准备申请博士学位。我们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从来不忘对这些家庭的观察和求教。



以上的经验和观察,使我们扩充了“常青藤教育”的概念。记得在美国曾有位企业领袖说:“你就是让那些哈佛的新生不上学、随便干点什么,等二十年后他们还会比别人成功。关键不在于哈佛教了他们什么,更在于哈佛选了什么样的人。”可见,常青藤的教育并不仅仅在于狭隘的学校教育本身。那些刚刚进常青藤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都已经具有了一些“常青藤素质”。这种素质不必、也不能等到进常了青藤盟校后才开始培养,那已经太晚了。常青藤教育要从小开始。这也是本书的标题“从一岁开始上常青藤”的来历。我们综合了许多常青藤圈子中的经验。这包括常青藤出身的父母、常青藤学生的家长、以及我们自己的育子经验。



如果说天下的教育方式都大同小异的话,本书就没有写的必要了。作为被中国的家长调教长大、在北大复旦读了大学,又到耶鲁读书、并成为一位美国孩子的父母的人,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常青藤的教育和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多么不同。比如说,中国传统的教育大多从背书开始,现在更有提倡读经的。即使不走这种极端的家长,让孩子背诵“锄禾日当午”、“白日依山尽”等等也是家常便饭。与此相关,中国的孩子识字特别早。但在常青藤的教育中则找不到这一套。要知道,“常青藤”最初是上面提到的美国八所名校的体育联盟的名字,这些学校通过这个联盟彼此之间有固定的体育(特别是球类)联赛。也就是说,如果按字面意思讲,“常青藤”讲的是体育。



为什么美国人用一个大学体育联盟的名字来称谓最精英的教育呢?除了偶然形成的习惯外,就是因为体育在西方自古以来就是精英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领袖的必修课。体育教给孩子遵守规则的法律意识、和队友合作的“团队精神”、激励和团结全队的领袖才能、必胜的决心和竞争的勇气、正确地面对失败、尊重对手的公正精神等等。这些正是市场经济社会中基本的游戏规则。渗透到儿童教育层面,信奉这种教育原则的托儿所、幼儿园,也是通过游戏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技能。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在中国一般是让孩子背下来,不管是否理解都能脱口而出。但我女儿在幼儿园里则不是这么训练的:老师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玩具。如果一个男孩子把女儿的玩具抢走,闹得女儿大哭起来,老师就停下来开导那男孩儿:“如果一个更大的孩子抢走你的玩具怎么办?你是不是也会象她这样哭呢?”直到孩子们都懂了这个道理。这样小的孩子,当然不会象常青藤盟校的运动员那样去打橄榄球。但是,在通过游戏来传授社会上的“游戏规则”这一点上,幼儿园的游戏和常青藤的球场还是一样的。这种教育反对的就是死记硬背。西方甚至有的研究把孩子识字早的日本和七岁以前不识字的一个欧洲国家进行对比,发现后者人口中人均诺贝尔奖得主比前者多得多。我在书中还会提及另外一系列研究:过早的死记硬背的教育,虽然使孩子头几年学业上领先于人,但日后则容易厌学,学习成绩一般会落后于那些晚开始的孩子。



女儿的教母还对我们讲起她自己的女儿从小在一所著名的私立学校受教育的情况:上地理课时,老师不要求孩子们记住各国的地理位置、人口、首都等等信息,而是让孩子们先自己想象一个国家,包括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文化、经济、政治制度、外交政策等等,看看这个想象中的国家应该怎么管理,如何在世界上自立。然后老师和同学会据此提出各种问题让这个孩子来回答。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在我们传统的地理考试中肯定考不过中国学生。我虽然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女儿抛开地图完全靠想象力来学地理,但是我更愿意她接受这种激发想象力和思考力的教育。



最近媒体上经常讲美国的新总统奥巴马儿童时期的故事,也颇能说明问题。奥巴马小时候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据说是经常要归根结底地问一个问题:这样是不是公平?如果说他那时有什么“总统相”的话,这就是最大的“总统相”。政治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不就是个公平吗?是他的思考决定了他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他背会了什么书。想想看,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孩子们最大的责任就是记住大人告诉自己的事情,很少有讨论,更不用说提问了。我小时候就因为爱提问,被大人视为是调皮捣蛋、缺乏调教。常青藤的教育则正好相反,总要从孩子的问题开始、让孩子自己启动自己的大脑。孩子只要学会挑战大人,长大可能超过自己的上一辈、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因此,我们在教育女儿时,并非仅仅“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时时告诉她我们都从她身上学到了什么。每次大家对一件事情有不同看法,都要细致讨论。如果女儿对了,我们就及时向她致谢,帮助她看到自己这么小小的年纪是如何教育了父母。这样,她从小面对世界就建立了自己信心,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观点并且勇于表达),相信自己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这就是常青藤的教育。这种教育绝不仅仅限于课堂,而是渗透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从孩子啼哭时是否要抱,到出去购物怎么花钱,几乎无所不包。本书细致地描述了这样的教育原则,希望给中国的父母们在望子成龙时打开新的一扇窗户。



我永远也不能忘记初为人父、护士把刚刚出生的女儿包裹好递到我手里那瞬间说的话:“接好了,这是你未来二十年生活的中心!”我把孩子接过来,那柔软的小生命立即热乎乎地偎依在我胸前,让我感到自己开始了第二个人生。应该说,护士的那句话,是我们夫妇接下来这么多年生活的精确写照。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慌慌张张、战战兢兢,热切地学习身边一切能够学习的东西,把教育孩子当成是教育自己的过程。希望这本书,能够作为这样的生活的一个证词;希望其他家长能从这些证词中分享到对自己的孩子有益的东西。最后,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妻子庄玮。是她承担了教育女儿的主要使命,并且展示了罕见的教育天才。有许多研究指出,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就是母亲。我虽然写了这本书,但就象写了《孙子兵法》的人未必是个优秀将军一样,我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绝对是个配角,所总结的许多经验,其实也是做母亲的经验。女儿主要还是妈妈抚育的。所以我常对小女说:“你有一位天下最好的母亲!”当然,我更相信,如果这位“天下最好的母亲”日后能亲自为孩子和家长们写一些东西,其贡献肯定要比这本书大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19: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常青藤的教育

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从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开始,就无不希望他或她长大能进常青藤。其实,常青藤教育就从自己家里开始,从孩子一岁前后就可以起步。孩子能不能上常青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或她是否接受了常青藤的家教。

什么是常青藤的教育?



所谓“常青藤的家教”,就是把常青藤的基本教育原则,落实到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而要弄清楚什么是常青藤的教育,我们需要对美国的常青藤盟校从硬件到软件进行一番简单的分析。以耶鲁为例,目前有5275位学生,分属于十二个寄宿学院 (college);未来计划扩招六百名学生,为此要建两所新的寄宿学院。统合起来计算,一所寄宿学院,大概四百人左右。这种寄宿学院,主要功能就是学生宿舍。但这是一种自足的宿舍体系:其建筑是自我封闭式的,出入需要证件;里面除了宿舍外,还有饭厅、图书馆、计算机房、教室、自习室、健身房、演艺厅、教授办公室等等设施。另外,学院的院长(master)和一些教授及其家庭,也在学院里居住。特别是院长的家非常大,必要时能容纳几百人,同时附加院长客房,供访问者使用。其他常青藤盟校,大多采取这种学院制度,只是名称略有出入。比如哈佛就叫“宿舍”(house)。



这一硬件的功能,是为常青藤独特的教育服务的。常青藤视大学为一个自治的学术共同体。把一个大学切割成几百人左右的小学院,学院内的师生就能基本作到互相认识、叫得出名字,有利于共同体中的成员彼此之间的互动和建立个人层面的网络。一个学院,就象一个家庭。最近要求常青藤扩招的呼声很高,但大部分学校都非常谨慎。因为一旦学校人数增加到近万人,就和规模庞大的州立大学很难有所区别。一个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就会消失在陌生的人海中,常青藤也就失去了精英教育的特征。



常青藤之所以坚持把一个大学几千名本科生分割成寄宿学院这种几百人的“小环境”,主要是因为其教育是对话式的、面对面互动式的,而不是满堂灌式的。要保持这样的教育风格,就必须有家庭式的“小环境”,或者说一个学院就象一个人人都互相认识的小村子,上课则有大量的讨论班(seminar)。在讨论班中,学生不仅要听讲,还要不停地提问、质疑、辩论。下课回到宿舍、走进饭厅,到处都能碰到熟悉的师友,大家坐而论道,课内课外的界限消失了,学习成了全天候的活动。其实,这样的教育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开始了。苏格拉底被称为是人类的导师,甚至有人说自古至今的西方哲学家,都不过是为他的思想作注脚。他的教育方法,就是在雅典街头和行人对话,生活和“课堂”是融为一体的。他常常从提问开始,聆听别人讲述他们自以为了解的事务。然后他根据别人的讲解进一步提问,最后让对方答不出来、明白他们对自己所讲的事务其实并无真正的了解。他的名言是:“我一无所知。我唯一比别人多知道的东西,就是知道自己的无知。”知识也正是从这种苏格拉底式的诘问中产生的。以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学生,一般比较有独立思想、创造性、和分析能力,也比较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常青藤教育的优越性,也正体现在此。



我在本书中所讲的,不过把这样的教育方式推前到童年。这当然不是说你一定要向孩子问苏格拉底向成人问的问题。但是,你的孩子一出世,你对他或她的教育,就应该体现诱导式、对话式的“常青藤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守望轩 ( 湘ICP备17013730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0 07:57 , Processed in 0.0240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