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申请新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64|回复: 0

让孩子与众不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6 10: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f00ef40100d1ym.html
建立“正向心理循环”,并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某一项技能或者科目,如钢琴、数学等等;而且还要针对孩子的整个人格,让孩子从小就感到自己与众不同。这样的孩子,往往比较自律,也比较成功。

让孩子从小就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是否会培养自我中心、自以为是、高人一等的骄傲心态?这种与众不同的自我认同感,和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又如何协调?

我承认,与众不同的感觉确实容易催生自大的人格。不过,人人平等也并不等于从众。与众不同感应该来源于对生命的真实感受:每个生命都是特殊的,都负有特殊的使命。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用中国的话说,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下来就是要成就某种非凡的事业的、是负有使命的。当你的孩子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特殊之时,就可能有一种“生命的觉醒”,觉得此生不可虚度,要给世界留下点东西,进而变成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我看来,孩子在精神上有些优越感并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这种优越感能够转化为责任。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历史上找到一些例子。比如,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已经成为经典的社会学名著。其中核心的论题,基于一个经验性的历史事实:清教徒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都非常成功。这些清教徒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死后是要上天堂的。而作为“上帝的选民”,当然会显示出许多与众不同的品质。于是,他们就自觉不自觉地用行为来证明这种信念,即自己的行为确实是与众不同的,比如克勤克俭、忠实守信等等。当这种信念创造了为证明自己而产生的一系列“优异”行为时,这些清教徒就果然出人头地了。一旦他们出人头地,他们成功的事实就更加证明了他们的原始信念:看看,我确实就是“上帝的选民”,就是比别人优越。用我上一节“正向心理循环”的概念来分析,“上帝选民”的信念制造了“上帝选民”的美德,“上帝选民”的美德又印证并加深了“上帝选民”的信念。如此往复乃至无穷,一个有信念的人就成了有美德的人。

其实亚裔子弟在美国学校中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出于大同小异的机制。亚裔子弟在美国上同一个大学,要比其他种族的学生分数高许多才能有同样的机会,受到许多歧视。不过,这种歧视基于人们的一种普遍观念:亚裔聪明,别人在平等竞争中很难超过他们,不压一下他们,美国一些精英大学就成了以亚裔为主的学校。我书中后面的章节也将特别谈到这一点:连白人的孩子都怕亚裔,觉得自己竞争不过。而更关键的是,许多亚裔自己相信这些,由此获得了智能优越的认同感,自觉不自觉地用行为证明自己确实比别人出色。结果,他们表现果然出众。尽管受到种种歧视,亚裔子弟在美国一流大学的学生中所占的比例,竟超过亚裔在美国人口中的比例数倍。

我从小就告诉女儿:你是亚裔,你比别人聪明,不能用一般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你如果和一个美国人考一样的分数,他能进哈佛,你则连门也没有。你必须比他优秀许多!我相信这样的自我认同对她日后的发展有利。一般美国人要是知道我这么说,肯定会骂我是亚裔优越论的种族主义者。其实我是非常坚决反对种族主义的人。我只是指出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在美国,亚裔确实优异,如果和别人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就跑得太快了。给他们设置些障碍、多些挑战,并非不合理。这是文化原因,不是种族原因。到美国的中国人总体上是被挑选过的,素质比一般人口的素质高得多。另外他们身在异国,注意吸收当地文化的优点,对孩子所寄的希望较大,投资较多,自然使子女比较优异。更重要的是,当他们自认为自己优异时,就在自己的文化认同中形成了“正向心理循环”,因此变得更加优异。比如,女儿夏天去中文学校上暑期班。这一暑期班的教育方法其实很差,还是中国过去那一套僵化过时的教学。但是,暑期班中的中国孩子就不一样了。女儿和他们接触后回来告诉我们:中国孩子聪明、学的东西多;相比之下,她在美国学校的课程实在太简单了,美国的那些同学也太慢了。我则马上提醒她:以后和你竞争的,主要是那些暑期班的中国孩子。你要以她们为标准。她自己也觉得,她是属于前一个群体,不是后一个群体。

其实这种优越感,并非在中国人圈里有;在美国的外国人中,都有类似的情绪。不同国家的人凑到一起谈起美国人,总免不了说三道四。内容无非是美国人太贪图舒适、对生活期望太高、总期待不现实的奖赏、肯付出的努力则太少。女儿的第一位钢琴老师,教学趣味为主,几个月就弹一个《小星星》的童谣,连女儿自己也觉得跟着她学不会有出息。第二位严格的印度裔钢琴老师,则一见面就声明:“我不搞美国人那一套。我这里是非常严肃的音乐教育!”言下之意,美国人似乎不进行严肃的音乐教育。而现在这位俄国钢琴老师也说:“我最好的学生基本都是中国人。美国人只希望一天练十五、二十分钟,还指望弹好琴。这不是异想天开吗?”有一次在他那里碰到一个二十岁上下的白人青年,弹得非常出色。妻子问他从小是跟什么人学的。他回答说:“先跟了一个不错的德国老师,后来则碰到几个什么也不懂的美国老师,耽误了许多。现在回到俄国老师这里,算是再次上了路。”在学校里,女儿和一位印度裔、一位俄罗斯裔的孩子很抱团。有一天他们还在一起说:“我们比美国学生有优势,我们更努力!”其实,他们都是在美国出生的孩子,平时也觉得自己是美国人。但是,在美国人中,他们还是感到与众不同,觉得自己优越。

上述这些,当然充满了偏见。据我观察,在美国教育孩子成功的外国人,大都能吸收美国教育的精华。我们自己学习起美国的教育来,也是如饥似渴。本书的核心,就是讲中国能从美国的教育中学什么。不过,学习不等于崇拜,更不是盲从。要有自信,才能明智地在多种文化中有所取舍。我们这些“外国人”在美国面临着种种文化挑战和文化偏见。是被偏见说征服,还是利用偏见提高摆在自己面前的横杆儿,以求跳得更高一些?我认为,如果偏见能够创造与众不同的认同感,能够成为“正向心理循环”的“第一推动”,就是有益无害的。这种偏见确实也反映了一个现实:移民阶层比美国本土的居民更努力一些,对孩子教育下的本儿也大些。我们的自我意识说到底是一种准“上帝选民”的意识、一种“边疆精神”,把自己看成是开拓者、承担者。美国的崛起,和这种精神也不无关系。要么怎么有“美国例外论”呢?

当女儿有了这种与众不同的意识时,许多事情就好办了。美国学校里从众的风气很盛,女儿则能够靠优越的自我认同与之保持距离。比如一位朋友告诉曾我,她的十一岁的女儿,刚开学就突然要求染头发。一问才知道:孩子同年级的一个女生,一直是个不引人注目的女孩儿。可是开学第一天,不知道在哪里染了头发,一下子竟成了全年级最人气的女孩儿、风头出尽,并闹得几乎所有女孩子们都要模仿她的头发。这类事情,我八岁的女儿其实也碰到过。她年级了有两个女孩儿,特别人气。据女儿说,她们人气的原因主要是漂亮。据我们的观察:这两个女孩儿穿着非常入时,甚至有些早熟,头发作得也十分考究,大概多少反映了父母的价值观念。女儿其实也挺漂亮。她的教母甚至还警告过我们,女儿长得太招人、要格外小心等等。但女儿自己跟妈妈说,她并不漂亮,也不希罕这种人气。实际上,她认为自己是不那么人气的孩子。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忙着呢,自己的生活很充实、很有意思。再比如,大同学们都吃垃圾食品、喝大人的软饮料,显得酷;女儿则说:那些美国的孩子吃得太不注意、不明智,而且还装大人,很傻,她不跟着这种风走。大家都玩电子游戏,女儿又说:那些美国孩子对电子游戏上瘾、不读书、脑子不好使,她属于不同的人,基本不跟着玩。总之,这种与众不同的优越感,给她许多精神支持,使她能抵制同伴的压力、不盲目赶时髦。以后再长几岁,面对吸毒、抽烟、乱性等等压力,她更需要这种与众不同的自我认同。这种自我认同,是在从众追风的大众消费社会中保持健康的家庭传统的关键。

中国的环境当然与美国不同。中国的家长在本土养孩子,也不可能有条件象我们这样培养孩子作为“外国人”那种与众不同的感觉。但是,如果你认为社会风气不好、希望孩子能出污泥而不染的话,从小就应该在孩子心中培养特立独行的自我意识,让孩子感受到对自己生命的独特责任。我这里讲的只是原则。至于具体应该怎么作,就要看中国家长的创造力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守望轩 ( 湘ICP备17013730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07:15 , Processed in 0.0240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