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申请新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697|回复: 18

冷静与热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24 10: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这里连续看到了两篇批评医疗和教育系统社会现状的转帖。
对于社会批评,我认为“热情”是基础,没有对社会现象真切的关注,就不会有认真地批评。
然而“热情”的批评很容易变成危险的,因为它最终仅仅导向于“不满”和“盲目”,导致“谩骂”而不是“批判”。

我总在坚持一种说法:作为一个社会人来说,任何一种感情都是不理智的,都是应该尽量自觉加以控制的;被任何一种感情或情绪所充斥、所左右,都是错误的。

爱国、关注社会问题等等,都是对祖国的热爱,都是“热情”的具体体现。但是仅有这个,不加以自我控制,将必然导致对社会的破坏性而不是建设性。
那么,用什么来控制这种“热情”呢?
没有什么玄妙的,就是用理智二字罢了。要做到理智,就必须要坚持冷静的分析。“热情”与“冷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的,只有把它们统一起来,才是辩证的,才能够让批评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然而热情是容易的,是激越的,冷静却是很疼的,是血淋淋的,就像鲁迅说解剖自己很痛一样。如何才能尽量让自己承受这种疼痛继续冷静地思考呢?
其实也不玄妙,简单地说,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

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个体,作为一个社会人,时时刻刻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候是儿女,有时候是父兄,有时候是消费者,有时候是劳动力,等等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我们有千百个面孔和身份么?
不是的。这所有的原因,不过是因为我们是社会的一份子罢了。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不能游离于外,这注定了我们身份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并不是我们每个人有千万种身份,而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人就是千万种身份、千万种立场的综合体。
前些天看到一个小姑娘的帖子,正在迷惑于此。其实没有什么好迷惑的,社会本身如此。我不耕不织不渔不牧,能有衣食,完全依赖于不与社会割裂。

好,搞清楚了这个,我们就可以讨论我们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思考社会问题了。
既然我们不能脱离社会,那就是说,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一个部分,我们不是与社会对立的。
在这里暂且不谈与社会相比较个人的渺小,我们只说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社会的对立面。
所以,当你作为一个社会中的自然人个体,而不是一个企业、集团、政党或阶级的代表人的时候,你无权代表某一阶级、政党、行业或集团,去采取“我们”的立场,而把其它的社会存在推到“你们”的位置上。

上面这句话有点长,也不容易理解,但它很关键。请允许我啰嗦地解释一下:
当你作为一个个体的时候,你可以也必须和其他社会个体去对立,事实上我们时刻都在制造并解决着这种矛盾。
比如你去买东西,就是在制造与销售人员的矛盾,你的咨询、谈价、购买的过程,就是在解决这个矛盾。如果解决不了,你可以试图去与他的同事、上级解决矛盾,或干脆放弃,去别的商店寻求与别的销售人员制造并试图解决矛盾。
在这个过程中,你始终在与其他个体发生矛盾,但并不是说你作为一个消费者,在与售货员这个职业发生矛盾;也不能说你在与中国零售业发生矛盾;如果你对商品的质量、设计不满意,也不能说你在与中国制造业发生矛盾;如果你对价格不满意,也不能说你在与中国经济发生矛盾。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你是消费者,但这只是你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所扮演的千万个身份中的一个,你并不能把这个身份在社会上矛盾的另一方面,推到与你对立的立场上去,你也无权把自己作为这个身份的代表放到社会的对立面上去。

可能有人会说:那我要是打官司告商场呢?其实一样的,你依然不代表消费者群体,那只是社会赋予你的众多身份之一;被告方出庭的法人代表也依然不代表中国零售业,那位法人代表至少在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时候也具有和你一样的消费者身份。

这就是我们说的“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就不能进行冷静的思考。如果你很简单地把非自己所处的行业都放在对立面上,那就很容易得出“我受了委屈”的结论;如果你把社会所有行业、机构、职业都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上,就很容易得出“社会亏待了我”的结论。这就是没有把自己放在社会中去考虑问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换言之,这已经根本不是社会批判,这只不过是埋怨一些行业没有对自己非常好、让自己很满意。这实质上是一种以社会批判的名义进行的自私的个人要求。
在社会批判中,或者说,在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中,如果你不能摒弃“我”的既得利益立场,就不能正确地分析社会现象。
比如说医患矛盾中,无论你把自己放在“医”的立场,还是放在“患”的立场上,都将不能够客观地分析问题。

举例:患者没钱,治疗必须药品。
如果你站在医生的立场上,你就会说:他没有钱买药,难道让我去药房偷?为了给他治病,我就应该去做贼?
如果你站在医院的立场上,你就会说:没有钱哪里来的药?难道让医院去组织集体打砸抢药厂?难道病人没钱,我们就要应该去做土匪?
如果你站在患者的立场上,你就会说:生命是无价的,难道就不能从现有药品中先救命,以后再慢慢还钱?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来,每一方面都有自己的立场,都有自己无法克服的局限。你既不能要求医学院的学生练飞檐走壁学做贼,也不能要求医院购买军火准备抢劫当土匪,也不能说患者及家属对生命的渴望有任何错误。

在关于医疗系统的批评那篇转帖中,以watcher、枕霞的才学和能力,也未能在道理和逻辑上批判我的思想,并不是他们的思辨能力不够,而是二位没有正确的立场,所以也就不能冷静地分析。掺杂个人感情和情绪的批评是错误的。

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冷静与热情,在简单的对立层面上是矛盾的,在辩证的观点上又是统一的。没有热情,将没有动力去关注问题;失去冷静的制约,热情泛滥只能导致破坏,其破坏力不逊于冷漠。
当我们致力于建设一个新社会而不是破坏一个旧社会的时期,热情所起的作用更是极其有限的,它仅仅有贡献于取代冷漠。我们需要更多的冷静和思考,需要更多的建设性批判,而不是破坏性的谩骂和抱怨。
客观地指出问题和缺点,提出尖锐的批判,完全不等于谩骂和抱怨。因为前者是建设性的,后者是破坏性的;前者是冷静的思考,后者是情绪的发泄。
 楼主| 发表于 2003-8-24 10: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完这个,让我又想起了那句话: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我以前写过的,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圣人心里对万物都没有偏见,无所谓仁爱,让百姓按照社会的秩序行进,圣人即不怜悯谁,也不厌恶谁。

可见,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早已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于社会的批判,实质上是指对现有社会秩序的批判。“圣人”的社会观,仅仅针对社会秩序本身,而努力摒弃对任何事物的偏爱,不站在任何一方面的立场上,“即不怜悯谁,也不厌恶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25 08: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yang兄恐怕又贪杯了吧,不然以你的“才学和能力”,何以看不出我首先自惭没有“正确的立场”,因此并未“冷静地分析”,自然“也未能在道理和逻辑上批判”你的思想呢。

“掺杂个人感情和情绪的批评是错误的。”——诚然。不过“批评”既已不存在,是否“掺杂个人感情和情绪”就更谈不上,如果我有“错误”,恐怕也只能是错在“没参加讨论”了。——这恐怕不是yang兄希望加给我的罪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25 13: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热情”是否该缓行?

我完全接受老yang的批评。真的,是很虚心的 !但,我不因为我是“愤青”而感到羞愧,真的,一点都不!

但,接受批评的同时,我也要承认,我无法做到yang说的那种“理智”,那种“平静”。我“明明”知道我的“位置”有问题,导致我的观点偏激,失去了客观性,但冷酷的现实让我无法冷静下来。

我个人感觉,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理智和冷静只是在“动荡”后最终的选择。如果缺乏足够“激荡”的声音,大家都沉默,都期待制度的完善,都“忍”,这样是无助我们最后“理智”的思考,缺乏一种“激荡”的声音,将会异常的沉闷与压抑。

正如你提到的鲁迅先生,应该说发出“激荡”声音的代表人物。

但,yang,我没有你所说担心-不加以自我控制,将必然导致对社会的破坏性而不是建设性.

呵呵,因为至少有你这样理智的睿智的人。像我辈这样的“愤青”,所要做的就是“呐喊”,让更多人知道我所见的“真像”(也许在他人看来不是真像),呐喊过后,有像你这样的人来思考、总结,以其完善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我们的“热情呐喊”,思考和总结就不是完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25 13: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化“愤怒”为法律(制度)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化悲痛为法律”。说一个人的儿子因为搭乘没有驾驶执照的人车,结果违章出了车祸,他儿子死了。他很悲痛,然后游说议会,出台一个“严厉惩处违章搭乘他人行车的人”法律条款。虽然,那个父亲没有成功。显然,这位父亲的想法是想通过法律来保护更多的人,他把一己悲伤化为对很多人的“关怀”。

法律也好,制度也好,都是理智,都是“无情”。理智体现在“不过”,位置、立场体现社会大群体的利益。“无情”体现在“公平”。但,理智与无情背后是真正的“情”(不是个人感情),是对弱者的关注,对不平等地挑战。如果一个社会的“律”不能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将是一个有问题的“律”。

“热情”可以是一种表达,但不能走向无原则的行为,可以有不满,可以呐喊,但不能一味用“情绪”与“不满” 对待“不满”(呵呵,好像很绕口),把所有的“不满”都最后提高到“律”的高度,才对我们的生活真正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25 16: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反了吧。

理智与无情背后不是“情”,不是对弱者的关注,而恰恰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规律,这是亘古不变的大道。

呼唤yangxu再次贴出那篇巨长的谈公平的文章,好像是挤兑诗人的,我记得说理说得极透彻,就是长得不忍卒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8-26 18: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枕霞:我正是在批评你没有“正确的立场”,因此并未“冷静地分析”。我认为你应该有这个能力,更应该有这个觉悟。

watcher:你还是没有把“热情”和“冷静”统一起来,而只是简单地对立起来了。思辨的痛苦是巨大的,越冷静那种痛苦就越深刻,只有拥有巨大的热情,才能有冷静的剖析。这有似一位医生,只有对生命极大的热爱,超越了简单的对患者的热情,才能够冷静地把手术刀切下去。你也一样啊,必须超越了简单的对某朋友、某种见闻的“热情”,代之以对社会深刻的“热情”,才能够支撑你勇敢地面对冷静的剖析带来的痛苦。这也就是“社会责任感”,就是“使命感”。没有这些,就不能知道自己在思考什么,就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就不能忍受个体的委屈。
“热情”和“冷静”,在这个层次上才能够统一。我认为,能够深刻地冷静剖析这些问题的人,一定是对国家、民族、社会深深热爱的人,对同胞深深关爱的人,对朋友、家人深深眷爱的人。古往今来,无数先贤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都应该向这个方向去努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26 19:01:0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26 21: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金城武(?)和陈慧琳演的《冷静与热情之间》吗?那是一种怎样的冷静与热情呢?

不要忽略杨的控制能力,因此有时候,接触他的人有两类,一类是不能理解他的,另一类是超过他的。

来来来,让我们一起打倒杨................

枕霞一定支持我,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28 08: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angxu在2003-8-24 10:21:43的发言:
在这里连续看到了两篇批评医疗和教育系统社会现状的转帖。
对于社会批评,我认为“热情”是基础,没有对社会现象真切的关注,就不会有认真地批评。
然而“热情”的批评很容易变成危险的,因为它最终仅仅导向于“不满”和“盲目”,导致“谩骂”而不是“批判”。

我认为热情的批评很容易变成危险的是对的,但它最终导向不是不满和盲目,在谩骂抱怨声中,如果得到的不是社会和政府的批判,人心慢慢就寒下来了,就麻木了。这个社会执着是一种奢侈,它意味着源源不断的人财物付出,当热情遭到冷遇,心就彻底地冷了,静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在沉默中爆发。

要说理智,摆正自已的位置,yangxu, 我想请教你,你做到了吗?你是怎么做的?不妨拿出来大家共享,好东西朋友是要一起分享的,对不
[em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28 08: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热情的批评很容易变成危险的是对的,但它最终导向不是不满和盲目,在谩骂抱怨声中,如果得到的不是社会和政府的批判,人心慢慢就寒下来了,就麻木了。"

说实话,整句没太看懂,但想表达的意思大概能揣摩出来。“谩骂抱怨"能和(对?)“社会和政府的批判”等同,真是奇谈。——不知这个“对”字加得对否,抑或清清朋友想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还望不吝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守望轩 ( 湘ICP备17013730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3 18:31 , Processed in 0.0269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