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兄建议大家说说对读书的看法,许久也没人应贴。
给他个面子,我来发个贴。呵呵。
读书是一个陈旧的话题。如何读书,我想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看法。许多大师给我们提出了好的建议,这些建议是非常有用的。
我想说两点,一是普遍性的阅读,二是针对性的阅读。
应该按照大师建议的书单来读书,这不用怀疑。但是另外,还有一点十分重要,这也是我想强调的一点,应该学好从小学到高中的语言文本。
为什么这么说呢?影响阅读的因素有两方面:语言技巧和思想内涵。我们在进行普遍性阅读之后,应该对这两方面有一定的了解。没有这些理解,到下一阶段就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
而掌握小学到高中的语言文本便是我们形成基本语言技巧和思想内涵的重要途径。韩寒(高三退学,专业从事写作,发表过小说《三重门》)就说,就语言技巧而言,到高中之后基本上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到图书馆。
我觉的他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语文当中有一个方法是对文章分层和总结中心思想。这些方法就告诉我们如何分析总结一篇(节,卷)文章(散文、诗歌、传记、小说、杂记)。又如语感这个词,我觉的如果你确实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那么你才真正开始理解了语言。
好的文本能让我们更有效的获得以上两方面的能力,如我们的四大名著,古语有子曰诗云,我有一本扬之水(以前我也没去查,临时用了一下gogole,请看文后注解)写的《诗经别裁》,我觉的它就让我对《诗经》有了一些景仰和使我觉的我所有的诗歌阅读经历是如此的苍白。
另外,学会了阅读文章,再去涉猎一些历史、地理、军事、体育等等方面的知识,才可以更好的理解人文学科的博大精深,才能形成基本的对事物的观点以及正确的思想。我们不是要获得知识,我们是要获得智慧和情感的能力。记住,我们不要做文人。
走好第一步。
走不好第一步,第二步便走不好。
那么你可以鉴别什么是好的文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美好的,最关键的是这当中什么是自己喜欢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东西,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喜好。有了上面的基础,你就可以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知道自己要找什么,知道自己此时的心情需要怎样的音乐。这时你也在溶入生活,去爱去恨,去经历你的阅读当中可能发生过的事情,甚至你会在其中选择一种解决方法。当这一切开始发生时,你才真正学会了阅读。
针对性的阅读是对己知的方向做更加深入的修炼,我们的阅读如果仅仅是为我们获得知识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从中得到智慧。下雨天需要带伞是一种知识,而下雨天在车站卖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智慧。
这时候的阅读才更明确,才是一种快乐。
阅读丰富我们的情感,情感丰富我们的生活。
错误与不能理解通常发生在第一阶段。我觉的多数人仍不这样认为,比如我们应该重新学习一下从初中到高中的语言教材(我的意思是基础的重要,并不是一定要去看教材)
。
从基础出发,有正确的方法,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之后,继续阅读,针对性的弥补不足和进一步提高。我觉的最最重要的是获得思考的能力。
这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不一定正确,希望大家批评指正。^_^
这两个页面有一些资料: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RS/403432.htm
真不知道她就是扬之水。:)
http://wenxue.lycos.com.cn/hanghang/
中央8套好象播过一部以他为原型的讲叙高中生的连续剧,看过一些,挺好看的,主 要是看韩寒这个人挺有个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0-25 15:08:4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