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申请新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69|回复: 2

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2 09: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游戏 ● 邮箱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天气 ● 答疑 ●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评论专题 > 正文   



南方都市报:由13岁小学生自杀看“牺牲意识”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1日15:12 南方都市报

  作者:周志成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10月27日凌晨,湖南省常德临沅小学13岁的学生刘某吊死在自家房里。刘某在其写给上级领导的遗书中,提到学校伙食太差,简直不是人吃的,他愿意为同学们作出牺牲。而据反映,该校的伙食情况的确糟糕,学生早有意见。

  
  耐人寻味的是,刘某在写给上级领导的遗书中,用牺牲两字来概括自己的自杀行为。关于牺牲,《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痛惜之余,我们不禁要问,一名13岁的小学生,为什么会认为只有有人“作出牺牲”,学校糟糕的伙食情况才有可能得到改善?

  童言无忌,刘某等众同学如果对学校伙食有什么意见,完全可以毫无顾虑地向老师、校长反映,请学校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但事实是,也许是胆子较小不敢说话,也许是意见提了没有回音,也许是有类似事例告诉他们说了等于白说,总之,在刘某看来,学校的伙食要得到改善,只能依靠把事情闹“大”,必须有人为同学们“作出牺牲”——如果有学生在声明因为伙食太差而自杀的前提下真的自杀了,校方就会重视伙食问题,这样其他同学就会从中受益。如此“牺牲我一个,幸福多数人”的“牺牲意识”,令人感到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沉重。

  孩子年龄虽小,但并不生活在真空中,孩子想法的背后总能找到成年人的影子。刘某的“牺牲意识”,可能源自生活中一些鲜活的事例给他的教育与启发:丢了盖子的马路窨井,一定要等到数人摔伤才有人过问;本该架设的人行天桥,偏要几名学生丧命车轮方得以立项开工。从大处看,政府治理的制度变迁,更多的时候也是由个体生命的惨烈遭遇推动的:孙志刚的惨死,直接促使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南京翁彪与安徽朱正亮的自焚,悄悄引发各地拆迁制度的变革。这些现象未必没有在他们的成长中注入某种暗示及影响。

  相信只有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改变点什么——一名13岁小学生绝望的“牺牲意识”,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深刻反思。
发表于 2003-11-2 13: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质教育一定要抓紧啊,千万不能培养出这样的一代人来。孩子是无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7 12: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旭,看到这篇文章,我忽然想起了**,唉,** 是无辜的啊!
你何苦从此不入围城!
这2天不用看帖子,是不是过的很逍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守望轩 ( 湘ICP备17013730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0 16:57 , Processed in 0.0234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