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申请新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19|回复: 0

影像中的黑泽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6 18: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影像中的黑泽明

2004年04月30日10:30:29 网易文化 王梦灵



  我确信,仅仅通过一本书,很难让阅读者进入黑泽明充满光影的内心世界。在静态的图像和文字中体会电影的美学,或许是困难的,电影书籍这种形式注定了二维和三维空间的一种尝试,影像成为文字的断章。而相信这本书的编译者,其目的也并不是如此。尤其对于一位在电影界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大师。正如编译者在关于前言中所说:“这并非涉猎浩繁的电影历史,这个范围或许对于人们通常知晓的‘电影导演’是较陌生的。”通过对这一系列丛书的阅读。了解到大师的侧面,大师生活和工作中的片羽,仍然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精神的愉悦。

  我并不了解作为大师的导演黑泽明,对大师的理解也就仅仅局限于在大师已经成为经典和范本的那个部分。这样,使人们对大师“侧面”的关注也有了新鲜感。而这本书,正是提供了从世俗的角度感受大师的一种可能。

  在《黑泽明》一书中,编者从六个方面勾勒了关于导演的黑泽明,在生活中存在,自己精神生活的手记,黑泽明的作品,影评人同黑泽明之间的关于工作的对话,剧本节选,这种经济的美学方式避免了使大师的形象再次陷入抽象的盒子。

  其实,大师具有比常人具有更平常的心态,从他的第一部电影《姿三四郎》是如此,到他享誉国际的《罗生门》同样如此,这从黑泽明要求演员当中可以体现出来。他在谈话中提到:我的想法并不复杂,极自然的……像我的人生也是很自然的。我经常会说“顺其自然”,由演技至一切事都要顺其自然,能够做到这样便可以不执著。正是这样的态度,黑泽明才可以从自杀的阴影中摆脱,才有了其晚期《梦》、《八月狂想曲》、《袅袅夕阳情》这样充满了美感和人性光辉的作品。

  黑泽明被称为“电影天皇”,最初据说具有讽刺意义,指他在指挥现场的执著强横和专制独裁。到了后来则成了电影史上不可替代的一种象征。这种力量一直影响了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大卫·科波拉和马丁·西科西斯等西方导演。斯皮尔伯格一直把他当成电影启蒙之师,斯皮尔伯格曾说:“黑泽明就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由衷表达了对大师的赞叹。

  作为第一个打破欧美垄断影展的亚洲电影人,黑泽明引导了整个五六十年代的国际电影艺术潮流,被誉为“东方的启示”。而在本书里,对于黑泽明的叙述,更侧重于一种工作方式的体现。对于黑泽明的50年的电影生涯中共导演的31部影片的通读,客观地剖析每一部影片中的价值和技术。当然,每一个艺术家都会受到时代、社会给予他的恩赐和局限,时代给艺术家打下的不仅仅是烙印。1946年的影片《创造明天的人们》,黑泽明强烈地否定了这部作品,因为,在黑泽明的心里,它“确切地说是由工会制作的,一个突出的例子说明了为什么一个导演会制作没有益处的影片。”当然,这也是唯一一部黑泽明和其它导演合作的作品,作为大师,黑泽明最擅长的是节奏的控制,他的31部作品,随着生命的旋律而变迁。从早年的激越、简洁、转化为中年的恢宏的历史题材深处挖掘灵魂中细微的颤动,晚年的他,走向了川端康成的雪国,感受人生中夕光的温暖,包容和豁达。在1990年,黑泽明的《梦》产生了,我宁愿把它当成黑泽明精神的自传,从早期的强烈而残酷的美感被称为日本“武士”化身的黑泽明经历了人生和艺术的低谷,在晚年的作品中展示了一个更接近日本传统文学的黑泽明,唯美的构图和舒缓的节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心灵和影像中回归的大师。《梦》中的八个梦仿佛就是他一生热爱的影像世界的诗化的投射。

  作为一名对电影有着梦想的电视工作者,合作这本书,不能企及黑泽明的时代和精神,能够体会到黑泽明的存在,也是一种幸福。  


http://culture.163.com/editor/040430/040430_8548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守望轩 ( 湘ICP备17013730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4-19 13:55 , Processed in 0.0244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