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申请新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26|回复: 4

纵情声色:死亡诗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25 11: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纵情声色:死亡诗社
樱樱  
[个人专辑]
邮件 留言 
消息 短讯
你对本文的看法:
赞成 反对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 
我希望活的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 
我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很早注意到这部片名,大概是因为有个诗歌网站如此命名。对名字来源一无所知,只是凭了那些天生对死亡、坟墓、女巫和鲜血此类词汇偏执狂般的癖好,对文字后面隐藏的某些内容不由自主地倾心。以为影片该在讲述普拉斯那样的女人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会热中于阴冷刺骨的文字,喜欢和自己幻想的干尸舞蹈,美要到极致,那种审美,是以冰冷的坟墓为终结,如同普拉斯最终选择的煤气炉盘。

然而,我看到了一个和自己预期完全相左的故事。你可以称它是校园青春片,因为它讲的正是校园青春的故事。刻板的老师,青春懵懂的男孩们俊美如阿波罗,他们眼中好奇的光芒,对爱和异性的憧憬,秋野上黑压压的鸟群惊飞,其漫天之势宛如一种挣扎着奋起的力量,在向往一次不计代价的飞翔。秋野宁静而广袤,那也是暂时的,暴风雨正在悄悄酝酿。

暴风雨来临时,这些鸟儿又该怎样?


也许我们都曾经暗暗盼望过生命中出现基丁这样一位老师,他热爱文学、人生,热爱诗歌、梦想,鼓励年轻人张扬个性,告诉他们‘Seizing the day’.(把握今天)。所以当那个男人哼着小曲在教室里露面时,那些孩子的眼睛里隐藏的光芒闪耀了。他在第一堂课上,就撕去了庄严的教科书上对诗歌的规定,告诉孩子们青春的激情原可以和动人的诗句如蜜糖般从唇边滑落。他让孩子们称他为‘船长’。

这个彻头彻尾的诗人,不合时宜的船长,他的到来是为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贯彻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为了教会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诗歌无法以理性坐标的方式去度量,人类充满着激情!医学、法律、经济、工程,这些只是生存的手段,诗歌、美、浪漫和爱才是生活的精髓。他告诉他们不要墨守成规,要学会站到桌子上,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同的世界,告诉他们不要一味服从,因为,那对采摘真正的生命的花蕾是有害的。

他的到来,是早春的第一滴雨水。


每一次地提到Neil Perry的名字,我都会隐隐疼痛。那样一个可爱的少年,他学业优异,他俊美、聪明、顺从,宽容,他是每一个老师都会喜欢的标准好学生,父母的好儿子。在严厉的父亲命令下,他退出了校报编辑,他有一天会成为一名好的外科医生,操着手术刀,精确地度量着病人腐烂的躯体,他会生活无忧,成为一名受人尊敬,衣食丰禄的中产阶级。这些早早设定好的路径正摆在他面前,鲜花和尸骨放在他的道路两旁,一切都十全十美,他将是社会的栋梁,生活得平静而绝望,在某个午夜梦回之时,偶尔回望月色,想到青春时有过的梦想….

然而,那样的路中断了。他遇见了Keating。从第一堂课,撕碎了第一本教科书开始,就注定了他将与那样的路分道扬镳。他太过于早慧,第一个明白了Keating提出的‘卡配匹亚’。Keating带领他们站在一百年前的校友照片前,看那样青春的躯壳,盛载着梦想和渴望,而如今,都已化为蛆虫的食物。

他重组了Keating年轻时组织过的死亡诗社,带领同伴,在夜里奔行向那个印弟安山洞,夜的迷雾间,苏格兰风笛响起,那些年轻的身影奔行的步伐如舞蹈,正奔向自由和幻想的世界。那种激情飞越的时分,Neil真正体味到了幸福,他通过诗歌寻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美丽、脆弱、高贵得一塌糊涂。

而这样的浪漫注定走向死亡。在精神父亲Keating与现实父亲的较量中,精神在现实的蹂躏下,不堪一击。Neil的人生愈显出其苦痛和孤独,他的生活一直是一场演出,演出一个好学生,乖儿子的角色,他演技高操,赢得一片赞许。所以,当有一天他要放弃父亲为他划定的轨道,选择另一个不可知的,可能充满荆棘与艰难的道路时,父亲震怒了。在强权的父亲面前,他的灵与肉处于分裂的状态之中:是顺从传统父亲的强势?还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年轻的他无力承担这种重负,他选择了死亡。把《仲夏夜之梦》的精灵花冠放在窗台旁,他用那把父亲长年希望他使用的外科手术刀打开通向坟墓的道路。

他死得很美。在现实和理想的挣扎中,理想总成为祭品,庄严地放在了祭台上。他们非如此不可,在严酷的成人世界里,在一切以现世利益为准则来判断是非对错的社会中,理想主义者往往无力对抗现实,他们的尖锐、脆弱与唯美都那么触目惊心,如烟花闪过,在夜空里刻下创痕。

Neil的死亡是一种永不消失的疼痛,让我思考:怎样在梦想与现实之中寻找一种合适的平衡?我的这种思考属于理性的那一半我,而另一半的我在想:其实这无可挽回的结局本身是一种必然,与其看到多年后的Neil平静而绝望地生活在庸常的世界里,也许,在鲜花盛开时突然遭遇风雪而凋零,不是最坏的事….

很多人,他们原可以不死的,如海子,普拉斯。柯本说,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痛快燃烧!那些迈向铁轨或伸向煤气盘的头颅里盛放着怎样的决绝,对现世的毫不留恋,剩下的,只有些温暖而寂寞的句子。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Todd Anderson,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更准确地说,他近乎于本片的主角。因为Neil那样的绝对理想主义者的故事毕竟太激烈,太悲壮,一个故事里,更需要一些普通人物的故事。他们不一定是那种人群中的领导者,最有天份,最引人注目,头上戴满花环。他们常常保持沉默,面色苍白,在现实世界中胆怯地行走,唯唯诺诺,惟命是从。然而,从他们偶尔投过的眼神里,你仍然能看见一些光芒。只是,那样的光芒太微弱,隐藏得太深了,需要有良师益友在旁,把它们如抽丝剥线般,一点一点地引发出来,最终引发熊熊大火。

因为,那样的灵魂,往往才最坚韧,最有力量。只是,它需要时间打造和证明。

Todd刚出场时,他的眼神羞怯不安,在第一堂课上,他写下了Seizing the day,课后又把它撕去了,表明他内心对传统训诫与新鲜的Keating老师灌溉的思想之间的冲突。在交那篇诗歌作文时,他苦苦呤诵,如完成作业般抓耳挠腮,不得要领。在死亡诗社的几次聚会上,他害怕当众朗诵诗歌,都只作为记录者存在。

他也是幸运的。拥有了Neil这样的良友和Keating老师。他们都同时注意到了他眼里的光芒。Neil鼓励他扔掉生日的文具盒,Keating在那堂英文课上,看出了Todd的恐惧,让他大声喊叫,释放自己压抑的情感。Keating蒙住Todd的眼睛,让他紧闭双眼,描绘惠特曼的形象:“这些景象浮现在我的周围,一个疯子紧盯着我令我精神紧张。他伸出手掐着我。他一直在喃喃自语,好像说一条毯子总是会盖不住你的双脚。无论你如何拉它,拽它,它永远不够大…….从我们开始哭泣到我们死去,它仅仅能够在我们悲痛,哭泣和尖叫时盖住我们的脸。”

安份守已的Todd把惠特曼描绘成了一个‘牙齿流汗的疯子’。他脑中的热情与想象力正一点一点被激发出来,闪闪发光。然而,与Neil的绝对的浪漫与激情不同,Todd认识到仅有激情是不够的,“无论你如何拉它,拽它,它永远不够大…….它只能在我们悲痛,哭泣和尖叫时盖住我们的脸。”激情是生命的精髓和花蕾,但它的力量有限,无力保护我们面对严酷的现实世界,光靠它我们将无法生存。
在Neil死后,Todd一个人踉踉跄跄走向空寂的雪地,对Neil的死亡,他的父母有着血肉相亲的疼痛与不解,Keating老师也会有终身的内疚与自责,唯有Todd,只有他,才彻头彻尾地明白他这种行为的前因后果,所有的意义,明白那褪去了尘世衣物的年轻灵魂的决绝与非如此不可。如果说从前,Todd的精神一直处于Neil和keating的笼罩之下,他也心甘情愿地站在他们身后,而挚友逝去,Keating老师被放逐,Todd一下子成长起来,他在雪地里的呕吐让人心碎,他从此是孤独的,再没有精神上的支柱,他从此将独自面对那个大雪纷飞的冰冷世界。

他和那两个人是不同的。Keating和Neil都是骨子里的诗人,对美,对激情有着天生的把握与热爱,并有着殉道者般,不计后果的浪漫。他是现实的,生活原本是需要历练艰难和忍受平凡的乏味。他眼含热泪,一样地和其他孩子一样在那份给Keating老师定罪的文书上签了字,将灵魂掷于火中,顺从于已定的命运。然而,他会小心呵护心灵和头脑中如星闪耀的火花,那最后喊出的一声‘oh Captain, My captain’,那站在桌子上与Keating告别的姿势正是Todd面对成年世界做出的第一个发自内心,并愿意去承担后果的选择。


我不得不提这个人,Cameron(卡梅隆)。他的出现正是为了证明生活里确实存在着的这样广泛的人群。从第一节课开始,在Keating老师在黑板上画坐标时,他立刻一字不差地记录了下来,撕教科书时,他撕得工工整整,第一节课下课,他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些内容要考吗?他参加死亡诗社,不过是因为其他人都去参加。在最为桀骜不逊的Charlie和学校闹恶作剧时,他面如土色。所有的这些表现一点一滴地累加,所以,在Neil死后,他是第一个向学校签字证明Keating老师罪过的人,他从内心里也相信那是Keating老师的罪过,毫不犹豫地出卖了他,以保全自己。在最后一幕里,他也是那几个没在站上桌子,为Keating送行的人。他属于人群中的不小的那部分:对权威无比顺从,没有个性,在利益面前会很快放弃原则,牺牲别人,保全自己。他不具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他将来最大的可能会上哈佛等名校,毕业后,成为一个银行家,律师,或者其他。他将生活优越,颐养天年。

某种意义上,他已经是一个死人。他的心灵从出生那一刻就死去,在成长的过程中,在那些暗夜朗读诗歌的时刻,那心灵曾有一度的复活迹象,而随着Neil逝去,他立刻回到现实状态,毫不留情地把心灵丢进了垃圾堆。他和很多其他的人一样,行走在街道上,人群中,如死人群舞,面无表情。

我无权指责他,按照死人的逻辑,也许他是对的。心灵何用?梦想何用?诗歌何为?终究,人要在现实的世界里苟延残喘,看浪漫化为齑粉。我也有过怀疑Keating的时刻,在5月14日夜,第三次看完这部影片后,我走在校园里,反反复复地想:Keating他究竟错了吗?也许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激情都已冷却,我开始用正常人的思维来考虑这问题。这种思维让我痛苦,我走在朋友身旁,神思恍惚。

夜里,朋友用衣服蒙住我眼睛,说:向前走。

我迟疑不敢前行。

朋友说:不怕,我看着呢。不会让你掉沟里去的。
我仍然犹豫着,终于伸出了脚步,一点一点,十米的路程用了近十分钟的时间来完成。在黑暗里,在我的目力失去力量的时刻,我害怕,害怕每一个未知的沟壑,害怕跌倒。我必须眼睛能看清楚前方的路程,才能够从容地去迈出脚步。那蒙在黑暗里的时刻是一种折磨,我为恐惧折磨。也许,我正在成为一个丧失勇气的人,不再有年少时,那种一往无前,哪怕天塌下来又如何的莽撞与热情。

这种认识让我酸楚,生活需要的历经艰难与忍受平淡乏味,这些我从前不屑一顾地屏弃的东西,如今,正一步一步地走过来。心中的光芒正日益黯淡,日常的幸福正慢慢地屏蔽住感知的毛孔,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我正在伸手,犹豫着,是否与生活妥协。

我在伸手、犹豫中,正一步一步变成一个死人。


两条路在森林里分叉,我选择走人少的那条。

浪漫的诗人keating走了,被放逐,如普罗米修斯,盗火者承负了盗火的恶名,他是一个被放逐的游吟诗人。浪漫的诗人Neil去了,走向死亡。他被点燃的生命激情无法再回到铁屋般禁锢的体制,如鲁迅先生描绘过的那个没有窗的大铁屋子,他醒来,无法接受这现实,只能把自己骨骼捏碎,为维护精神的自由选择了毁灭。斗士Charlie离开了,他的命运是一个未知数,他将始终是体制的一个反叛者,蔑视传统与成规。理性的Todd存留了下来,他是他们中最有人生智慧的人,会小心翼翼地珍藏起那些梦想和诗意的火花,独力承担起自身的命运。

那是一条人少的路。

------------------------------

常常想亲吻这亲爱的世界
有时也泪如雨下

〓 网易文化自助餐 读书论坛 发布时间 2004/05/15 20:03:47 by 樱樱 〓

http://bbs2.netease.com/culture/readboardthread.php?forumcode=6&postid=260119&all_threadpage=&pageid=5

 楼主| 发表于 2004-6-25 14: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亡诗社》:怀念基廷老师
2003年09月12日15:07:21 网易娱乐 阿摩

  八月末九月初,忽然便开始不断参加送别宴。
  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是离家别友上学去。

  一位女生,闯荡江湖N年,心灰意冷,终于又跨进校园。席间,一帮损友频频举杯,祝她“在宁静的校园中,赶紧为自己觅一个如意狼君。”
  一位男生,闭门苦修两年,终于考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专业。他宣布:“我的人生将重新改写。”
  一位小朋友,终于摆脱了黑暗高三的煎熬,喜形于色,手舞足蹈。扯着我的衣襟蹦蹦跳跳:“你说,大学里会不会有象基廷那样的老师?”

  喔,基廷,忽然间,我也开始怀念基廷,怀念那位只存在于电影中的基廷老师。

  刻板、封闭的威尔顿预备学院里,基廷象初春时节刮来的风,穿过凝滞的暗涌,夹杂着新鲜与凛冽的气息。他鼓励学生阅读课本中难以读到的思想色彩浓厚的诗歌;他鼓励学生怀疑权威、挑战传统;他鼓励学生寻找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观察生活;他鼓励学生深入内心,去发掘那个独一无二的自我……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都蛰伏着一只能够展翅高飞的天鹅,遇上基廷这样一位老师,哪怕只是在电影中,也足以令我们热血沸腾。我们恨不能冲进银幕,跟着他一起撕书、踢球、站上课桌俯瞰世界、蒙上双眼朗朗诵出从心底喷涌而出的诗歌……

  可是,那一天,天空飘起了雪花,美丽而冷漠。

  热爱戏剧的尼尔终于成为了《仲夏夜之梦》的主演。
  拉山德说:“怎么啦,我的爱人!为什么你的脸颊这样惨白?你脸上的蔷薇怎么会凋谢得这样快?”
  ……
  赫米娅说:“我真希望我的父亲和我有同样的看法。”
  ……
  尼尔也有同样的愿望,只是,尼尔的父亲却不能与尼尔有同样的看法。
  郑重地戴上花冠,赤裸的身子纯洁无暇,鲜红的血汩汩流出,与之相伴的,是青春、自由、理想。
  尼尔的,还有我们的。

  “死亡诗社”分裂了,桀骜的查理被开除了,基廷老师被辞退了。
  而胆小的托德站起来了。
  他站上了课桌,向基廷老师致意,饱含深情。
  “Captain!my Captain!”
  ……
  课桌上,是那些如小白杨般挺拔的身躯,课桌下,是那些将头深深埋下的背影。
  惊心动魄。

  《Oh, Captain! My Captain!》,这是美国本土文学的创立者、诗人惠特曼纪念林肯的著名诗作。当自由的钟声在每一个人心中回荡时,那名解放了黑奴的船长,却倒在了甲板上,“Fallen cold and dead.”。

  船长倒下了,基廷离开了。
  而埋在托德们心中那些理想与自由的幼芽,在森冷的秩序中,会不会还没有萌发就被消解、融化?

  喜欢莫里斯·雅尔为《死亡诗社》谱写的电影音乐,当那一双青春的脚踏上了禁锢灵魂的桌面,当定音鼓渐渐压住了主题音乐的孱弱与不安,当数把风笛嘹远高旷之声冲破了教室的阻碍,默默地与基廷告别,泪流满面。
  转身间便是永别,“It is some dream that on the deck,You've fallen cold and dead.”

转自网易娱乐论坛周黎明留言板



相关文章
- 电影,与教师有关  (09-12 :)
- 在死亡里醒来——评《死亡诗社》  (07-17 :)
- 《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海报  (07-17 :)
- 《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  (08-01 :)  

手机短信,推荐新闻   【我要发表评论】 【将本文推荐给好友】【关闭窗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7 10: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实和理想的挣扎中,理想总成为祭品,庄严地放在了祭台上。他们非如此不可,在严酷的成人世界里,在一切以现世利益为准则来判断是非对错的社会中,理想主义者往往无力对抗现实,他们的尖锐、脆弱与唯美都那么触目惊心,如烟花闪过,在夜空里刻下创痕。

......
这种认识让我酸楚,生活需要的历经艰难与忍受平淡乏味,这些我从前不屑一顾地屏弃的东西,如今,正一步一步地走过来。心中的光芒正日益黯淡,日常的幸福正慢慢地屏蔽住感知的毛孔,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我正在伸手,犹豫着,是否与生活妥协。 我在伸手、犹豫中,正一步一步变成一个死人。


有时候觉得想得太多, 只不过给自己的思想包袱再添加一个包袱而已, 诗歌很浪漫, 也让人憧憬而喜欢, 但却无法让人为诗歌而奉献... 当那种唯美的理想意境遭遇现实的残酷时, 心理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自我"和"他我"的激烈碰撞下,总有一个"我"得作出牺牲.
于是, 有时逃避现实也不失为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大千世界, 我是何其渺小,  人生短暂,何必想得太多,自己为难自己呢?该干嘛干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7 10: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这不是我想说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7 10:49:1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8 13: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廷老师值得怀念。如果我们的人生经历中真有一位象他这样的老师,

那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守望轩 ( 湘ICP备17013730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14:13 , Processed in 0.0256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