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步中凝视自己,村上春树的跑步哲学

参与跑步运动四年多了,有本书对我进行跑步运动影响不小,我看了起码三遍以上,这本就是被长跑者称为跑步圣经-村上春树写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用圣经来形容有夸张之嫌,不过这本书确实给我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从1982年开始,村上春树每天持续跑步至今,同时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作为一个长跑者,在20多年(本书出版是2007年)日复一日的跑步过程中,作者通过点点滴滴、琐碎、看似漫不经心的只言片语,真真切切地记录了自己的所思所惑和内心独白,诠释村上春树式的跑步的哲学思考。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在名为“作为选择对象的磨难”本书序言中写到:

萨默赛特·毛姆写道:“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大约是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我也衷心地想对毛姆的观点表示赞同。所以作为一个写作人.抑或作为一个长跑者,就跑步来写些个人的、点点滴滴的文字,还公开出版的形式发表出来,也算不得太过离经叛道。这恐怕是一种颇费功夫的性格:一个不写成文字就无法顺利思考的人,想找寻自己跑步的意义,非得动手一个字一个字写出这样的文章才行。
...

即使不足以称为“哲学”,然而我以为,这里面含有一些类似经验法则的东西。一些无甚大不了的玩意儿,却是我通过实实在在地运动自己的躯体,通过作为选择的磨难,极其私人地感悟到的东西。也许并不值得推而广之,但无论如何,这,就是我这个人。

1.快乐的哲学

跑长距离,原本与我的性格相符合,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跑步,在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中养成的诸多习惯里,恐怕是最为有益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我觉得,由于二十多年从不间断地跑步,我的躯体和精神大致朝着良好的方向得到了强化。

快乐就是做与自己性情相符合的事,即使做这件事的过程会要经受磨难的考验:日晒,雨淋,身体疲劳,“可是当你不顾一切地坚持跑完,便觉得仿佛所有的东西都从躯体最深处挤榨了出来,一种类似自暴自弃的爽快感油然而生。”经过种种磨难后获得淋漓尽致的快乐,不是那种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快乐,让人更有成就感。

2.输赢的哲学

诚然,我并非毫无争强好胜之心。不过不知何故,跟别人一决雌雄,我自小就不甚在乎胜负成败。这一性格在长大成人后也大致未变。无论何事,赢了别人也罢输给别人也罢,都不太计较,倒是更为关心能否达到为自己设定的标准。在这层意上,长跑方是与我的心态完全吻合的体育运动。

虽然村上春树几乎每年都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的赛事,但他并不把输赢作为参赛的目标,他觉得输赢对于一个跑者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参加过程中自己的内心体验,重要的是自己设定的目标,比如是否比上次比赛时间少,准备训练中还有那些地方需要改进,等等这样一些小目标是否达到,关注点是自己的进步,是否战胜了自己,而不是要胜过别人

作为一个作家,他觉得这种输赢的哲学也同样适用于写作:

小说家这一职业,至少对我来说,是无所谓胜负成败的。书的销量、得奖与否、评论的好坏,这些或许能成为成功与否的标志,却不能说是本质问题。写出来的文字是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基准,这,才至为重要;这,才容不得狡辩。别人大概怎么都可以搪塞,自己的心灵却无法蒙混过关。在这层意义上,写小说很像跑全程马拉松,对于创作者而言,其动机安安静静、确确实实地存在于自身内部,不应向外部去寻求形式与标准。

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季,村上春树仿佛都是热门人选,传言“陪跑”很多年了,我无法猜度村上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观点,也从来没在公开的媒体看到他的表态,但从这本书里我能感觉村上的写作态度:为自己而写作。这种态度让他不会去追逐世俗的输赢,不会把获奖作为自己的写作的目标。单纯为自己,“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他无需做别人的陪跑,只做自己的“陪跑”。

3.独处的哲学

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表达得准确一点,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一人默默地跑步也罢,四五个小时伏案独坐,默默地写文章也罢,我都不觉得难熬,也不感到无聊。这种倾向从年轻时起便一以贯之,始终存在于我的身上。和同什么人一起做什么事相比,我更喜欢一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是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许多来。
...
希望一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便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凝视自己”,我特别喜欢这个词,在我看来这四个字就是整个这本书最核心的含义,也是所有村上的跑步哲学中最核心的思考。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我们的目光过多的聚焦在外部世界,而常常忽略对自己的凝视和审视,在智能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缺乏的不是社交的能力,而是独处的能力,仿佛只有一刻不停的参与到热闹闹闹的社交圈,才能驱走内心的孤独感和虚无感:刷朋友圈,刷微信群,刷微博,让各种拥挤的互动占满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很少给自己时间来关照自己的内心。村上给我们的解决思路是:留白,让自己的大脑“空”出一段时间:我跑步,只是跑着。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我几乎从不曾思考正儿八经的事情。只有为自己留足够的“空白”空间,才有地方整理自己,才有时间关照自己,才是给自己机会来清扫心灵的灰尘,不至于浑浑噩噩地活着。

4.磨难的哲学

当受到某人无缘无故(至少我看来是如此 )的非难时,抑或觉得能得到某人的接受却未必如此时,我总是比平日跑得更远一些。跑长于平日的距离,让肉体更多地消耗一些,好重新认识自己乃是能力有限的软弱人类---从最深处,物理性地认识。并且,跑的距离长于平日,便是强化了自己的肉体,哪怕是一点点。发怒的话,就将那份怒气冲着自己发好了。感到懊恼的话,就用那份懊恼来磨炼自己好了。我便是如此思考的。能够默默吞咽下去的东西,就一星不剩地吞咽进体内,在小说这一容器中,尽力改变其姿态形状,将它作为故事的一部分释放出去。我努力做到这一点。

生活中不如意十之八九,这就是生活对我们的考验,无处可逃,也无法逃,那么就坦然接受这些磨难,并用跑步这种消耗体力的方式来化解,用这些磨难来磨练自己,让你变成更强大而独立。不找借口,不怨天尤人,从自身出发,用适合自己的、自己擅长的、喜欢的方式来面对磨难,把磨难当成自己前进的垫脚石,而不是背在身上压垮自己。村上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做到“默默吞咽下去”,把“吞”下去的种种磨难一点点消解和内化,变成一行行文字,一篇篇小说,展现给世人。

5.坚持的哲学

任怎么说长跑和自己的性情相符,也有这样的日子。 “今天觉得身体好沉重啊。不想跑步啦。”经常有类似的日子。这时候便寻找出形形色色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想休息,不想跑了。我曾经采访过奥运会长跑选手濑古利彦,在他退役就任S&B队教练后不久。当时我问道:“濑古君这样高水准的长跑选手,会不会也有今天不想跑啦、觉得烦啦、想待在家里睡觉这类情形呢?”濑古君正所谓怒目圆睁,然后用了类似“这人怎么问出这种傻问题来”的语气回答:“那还用问!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
不管怎样,反正得坚持跑步。每日跑步对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或者停下不跑了。忙就中断跑步的话,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我们只能将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地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儿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
...
跑步无疑大有魅力:在个人的局限性中,可以让自己有效地燃烧——哪怕是一丁点儿,这便是跑步一事的本质,也是活着(在我来说还有写作)一事的隐喻。

坚持常年做好一件事的理由很简单,但放弃的理由却层出不求,多到可以“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这也是我四年来跑步经常面对的问题,如果“简单的理由”不是足够强大,内心不是足够坚毅,任何一个困难和停顿就会坚持不下去。惰性是人人皆有的,喜欢逃避,喜欢舒适区,也是人的天性,要跨过舒适区,一点点去挑战压力和不适,才可能让自己成长和健康,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

这是一本并不厚的书,连两百页都不到,花三、五小时就可以读完,极力推荐有兴趣的朋友读一下,希望你可以通过这本薄薄的书领悟到深厚的生活哲学。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那年今日

2019-02-07 我们带着地球去流浪 (43 个评论)

2008-02-07 新的一年,抓住“鼠”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0 个评论)

2007-02-07 Windows mobile 下读取手机SIM卡信息 (3 个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