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记忆

日本脑科学研究者池谷裕二这本《考试脑科学》主要探讨记忆的规律和方法。本书最早的版本叫《高中生学习法》,然后不断修订,在日本畅销十余年。科学地记忆对学业考试来说有很大的意义。虽然是有关记忆的科普书,但读起来并不乏味,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阐述了大脑的运作和记忆的原理。

1.如何才能够记住所学的知识呢?

这恐怕是困扰很多学生的问题。记忆分短期和长期,大脑的海马体负责审核信息从短期记忆库进入长期记忆库。

海马体的审查标准是“该信息对生存而言,是否不可或缺”

但我们的大脑不擅长“记忆”,更擅长“忘记”;或者说我们的大脑只擅长记住那些与生存相关的事,像什么数学、语文、英语之类的课程,对我们大脑来说不是和生存相关的信息;忘记它们是必然的。如果不是反复的复习和重复记忆,会随着时间流逝慢慢都会遗忘。

那如何让海马体把短期记忆识别为长期记忆呢?作者的方法就是“欺骗”它:反复的重复的多次记忆,让海马体以为这个是很重要的信息,应该和生存相关。这个答案是不是让你有点失望,但真相有时候就这么简单:要想记住学会的知识,就是定期复习和反复记忆。正如书里说的:"学习就是要反复地训练。"

对于复习,作者建议的复习计划如下:

第 1 次复习:学习后的第 2 天
第 2 次复习:第 1 次复习 1 周后
第 3 次复习:第 2 次复习 2 周后
第 4 次复习:第 3 次复习 1 个月后

2.如何选择学习的参考书?
对于书店里众多的参考书,作者给出的建议是:

使用参考书要始终如一,别人用什么样的参考书与我们无关。与其花费时间和金钱寻找新的参考书,不如把手头的参考书多复习几遍,这才是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

专注用好一本参考书,好过在很多参考书里浅尝辄止。

3.重视输出也是复习的重点之一。
这里所说的“输出”就是把复习的知识运用起来,而不是简单的重复记忆,在使用中去复习所学的知识。

对脑而言,更重要的是“输出”。也就是说,站在海马体的角度,更重要的是得出这种判断:“这个信息竟然会被如此频繁地调用,看来必须要记住它才行。”

4.记忆的技巧:狮子记忆法

通过狮子记忆法,我们可以推测出饥饿、走动和降低室温这 3 种能提高记忆力的技巧

5、情绪对记忆的影响
利用好奇心和情绪,让大脑对记忆的印象更深。

当我们产生喜怒哀乐等情绪时,当时的记忆能被很容易地保留下来,这也意味着充分利用杏仁核就能帮助我们加速记忆。

6.不要牺牲睡眠去学习,因为“睡眠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通过减少宝贵的睡眠时间来换取好成绩,这种想法从长远来看毫无意义。要想不辜负自己为学习所付出的努力,就必须制订一个既能完成学习任务又能保证睡眠时间的学习计划。

按照作者的观点,睡眠时,大脑会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和整理,并进行一致性地检查,海马体会检查信息,判断它们是否需要记下来。如果熬夜不睡觉,就是不给海马体整理和检查的机会,那么可想而知,杂乱无章的知识就会被海马体给抛弃,第二天可能通通都忘记了,这样想来,还不如少学点,好好睡觉,效果可能会更好。

7、临阵磨枪到底有没有用?
“临阵磨枪”在专业上叫“集中学习”,虽然也有效果,不过不能持久,容易遗忘,如果需要更好的学习效果,需要持之以恒(专业上叫“分散学习”)。

虽然看起来使用两种学习方法取得的成绩相同,但如果从培养长远的学习实力的角度来看,还是坚持每天勤勉学习的分散学习法更有利。

要注重自己身体的生物节律,按时作息,特别对于假期和周末,也要如此,因为“综合时差”会导致海马体细胞的死亡。所以作者的建议:

休息日也应该和平日一样,尽量在相同的时间起床。即使醒来之后还是特别困也不要睡回笼觉,等到中午再睡个午觉就好了。

睡前是黄金学习时间,所以要利用好睡前时间学习,但并不提倡熬夜学习。

作者给出的能有效利用全天时间的学习方法:

1.饭前处于饥饿状态,正适合学习。
2.睡觉前也是学习的黄金期。
3.早饭或晚饭后处于饱腹状态时,不学习也不要紧。可以读课外书、看电视,或者玩游戏都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午后如果实在困得坚持不住,不妨睡个午觉,不要有什么顾虑。
5.如果早就决定要睡午觉,那么应该在午睡前的这段时间内抓紧学习

具体到不同的时间段学习什么科目,作者也给出了方案

8、失败也有助记忆。

,我们也许需要经历多次失败才能获得一次成功,不经过反复的失败就难以形成正确的记忆。...。无论失败多少次,都要确立下一步的解决方案,利用排除法进行自我修正——这也是脑的机制。因此,对于学习来说,“善于反省”和“保持乐观”也很重要。

学习的三要素:

1.不畏失败的毅力;
2.解决问题的能力;
3.乐观的性格

9.学习需要循序渐进

所谓“不明白”,其实就是“不能区分”,那就先尽可能地将学习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小的部分吧。是的,循序渐进法才是最有效、最快捷的学习方法。

10.带着长期计划去学习。
“如果想让有意义的记忆尽可能长时间地保存在头脑中,大家的目光就不能只局限于眼前的考试,而要以长远的目光制订符合自身情况的长期计划,然后依照长期计划去学习。”

10.两种记忆?
两种记忆的定义:经验记忆和知识记忆。

我们将那些能轻易回想起来,也就是与自己过去的经验相关的记忆称为“经验记忆”;与此相对,那些缺少契机就难以回想起来的知识或信息类的记忆,我们称之为“知识记忆”。

要把学习的知识从“知识记忆”转换成“经验记忆”是一种更有效的记忆方法。比如谐音或联想的方法,就属于经验记忆。

10.第三种记忆:方法记忆

知识记忆和经验记忆是“用头脑记住的记忆”,而方法记忆则可以说是“用身体记住的记忆”

三种记忆,随着年龄不同,也会有变化,要据阶段改变学习方法。

进入初高中阶段,与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相比,更重视原理和逻辑的经验记忆会逐渐占据优势。经验记忆需要人具备充分理解事物并掌握其原理的能力,因此学习方法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死记硬背显然是行不通的。一旦进入高中阶段,死记硬背就再也算不上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了

对于方法记忆,作者的建议:

我们要想学会该领域的某一部分内容,就不仅要学会这部分知识,还需要掌握理解该领域的方法。这种“理解方法”就是方法记忆。

11.为什么要持续努力?
从开始学习,到产生效果,需要有一段时间,在作者看来至少需要3个月。“学习和成果的关系呈现指数级增长” ,当你学习到了一个临界点,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学习产生突飞猛进的效果。

我觉得这本书对于需要学业考试的学生很有帮助,虽然书里介绍的方法和原理仿佛并没有那么“高深莫测”,甚至有些让你觉得好像“很普通”,并没有什么“捷径”。要取得成功,有效方法还是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行动,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去反复巩固学习成果。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