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明史角度看当今中美关系

刚刚看完著名投资人李录先生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主要论述有关文明、现代化和中国,第二部分是讲述对于现在及将来如何在中国进行价值投资。

对于上篇的部分是作者对于人类文明和现代化发展的思考,作者把人类的文明史分成了三个阶段:狩猎采集文明(1.0版)、农业文明(2.0版)和科技文明(3.0版) ;而目前的中国处于农业文明和科技文明的中间状态(2.5版本)。虽然这样的划分有些简单化,不过也算是比较简约的概括,不会陷入过于琐碎的历史和文明的细节里,从宏观的角度上说清楚了文明的历史脉络。

对于下篇讲述价值投资与中国,我个人觉得是最值得一读的部分,特别是在看到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上,作为一个长期活跃在中美投资界的大佬,他的视角应该是比较公允和客观。在3.0文明的时代,占领土地已经不重要,不是谁能占领更多的土地,谁就能主导世界秩序,而是谁能主导世界市场谁就能主导世界秩序。那么未来谁来主导世界市场新秩序?中国?美国?

二战胜利后,美国通过建立一系列世界性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等构建了一个全球市场的严密体系,并始终牢牢把握着这个全球市场的规则制定权、市场准入权和制裁清除权。...“美国故事”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深入人心。美国文化、美国品牌日益成为全球文化和品牌...。美国也一样,存在着意识形态和权力实质的差距。在意识形态上,美国强调世界上人人平等,都享有普世人权。但是美国对内对外的政策区别很大,对不同的国家及其公民也区别对待,其国际关系政策与国内政策有时可以大相径庭,对于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站到美国对立面的国家尤其如此。...。中国实际上是一个特例,它和美国实行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但又几乎完全融入了美国秩序下的全球市场。但是现在,美国几乎所有派别在对华政策上都认为现有的世贸组织(WTO)已经完全和中国现实不相容了。

随着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与美国不兼容的方面越来越突出,在国际关系上开始对美国的竞争主导地位产生一定冲击,在美国之外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组织。美国以全球25%的GDP份额承担了维护国际市场的主要军事成本。而中国GDP占到全球的15%,在美国看来,却几乎不承担维护国际市场的成本,甚至因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和美国的一些摩擦,还增加了美国维持秩序的成本。

作者对中美两国的关系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两国深刻的不兼容性,很可能会导致彼此间的摩擦越来越多。

鹰派需要中国的“配合”,进一步激化中美矛盾才有可能长期推行脱钩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最近美国对华为的围猎,这是深思熟虑以后选择的精准目标。华为是中国高科技发展的顶峰,是中国最受人尊重的企业之一。但华为提供的产品和技术又处于安全性最为敏感的一个行业。这可以说是中国目前在高科技方面唯一超越了美国和全球的一个领域,而这种领先容易激起各国的安全焦虑,美国很容易强化这种焦虑,挑起矛盾,逼迫中国采取激烈反应,使矛盾迅速走向极端。因为只有把中美关系推向敌对或准战争状态,中国退出国际市场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经济裂痕才会被民众所忽略。其他如台湾、香港、西藏、南海等问题都可以成为中美对抗的导火索

为什么美国总用一些和美国国土安全无关的事来挑事,就是要转移国内的矛盾。在这一点上,作者看的很清楚明白。对此,作者建议避免两个错误:1.第一个可能的错误是和美国鹰派针锋相对地斗争,造成无意间的合作,像俄罗斯一样成为现有美国秩序下的挑战者;2.第二个可能的错误是在经济政策上走向民粹主义,政府对外资实施更多干预和排斥,技术上不论好坏都以民族企业为首选,进行封闭式的自力更生。

作者认为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任然是自由市场为主流,“美国秩序总体上是比较厚道、公平、合理的。在WTO内部还没有哪个主要经济体真正愿意离开。只要遵守规则,中国上升的空间仍然很大,美国的经济也仍然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经济,美国还没有对自身竞争力失去信心。”。

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作者提出了三个建议目标:“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解决国内经济中产阶级陷阱和分担更多维护国际市场成本,最终实现全面的现代化。”我觉得这三个目标和中国目前倡导的“双循环”和“一带一路”国策是一致的。

作者说:自年轻时开始,我一直在求索两件事:真知与意义;并认为是两者是可以统一的:“人生的意义就是获得真知,并以此让个人、社会、世界变得更加富足、公平、进步、美好。”

获得真知,这也是我读了这本书最大的意义。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那年今日

2009-10-03 致女儿(十二):我不是好爸爸 (1 个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