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5%的行动开始

你是否这样一种困扰: 长期处于某种的状态无法自拔,比如长期的拖延;比如做什么都没激情长期躺平,但内心又充满焦虑;比如害怕社交,总喜欢躲在某个安静的角落.... 仿佛进入了某种死循环里,走不出来,苦苦挣扎,却又没勇气迈出第一步,那这本心理学家李松蔚写的《5%的改变》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

在得到APP里我听过李松蔚老师的课程《跟李松蔚学心理咨询》,我学习这个课程初衷并不是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只是想通过这个课程去了解,站在一个咨询师的角度去了解心理学: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思考的?心理咨询师是如何帮助来访者的? 通过这个课程和阅读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如何去和自己对话,如何和自己相处,如何接纳自己。

做一个坚定的行动派

很多的时候,我只是想得太多,想得太复杂,如作者说的:“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思考’寻找答案,更安全,更无痛,并且显得更深刻和触及灵魂”,但如果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想。虽然行动未必会导致成功,甚至可能导致更差,但总好过原地踏步,总好过无限焦虑的死循环,行动就意味着一种改变的可能,会让我跳出自身去看待事情,而不是困于此,看不到希望。

当然,“行动很难”,是不是因为懒呢?作者说:

不是因为懒。很多人并不真的“懒”,他们宁肯为了维持一个不舒服的惯性,每天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但他们害怕“新奇”。这跟神经系统的加工偏好有关。我们把那些熟悉的刺激看成安全的(哪怕实际上在伤害自己),一遍遍甘之如饴,而新的经验无论好坏,都让人如临大敌。

从最小的行动开始改变

李松蔚老师给出的建议5%的改变,从最微小的变化开始。在我看来,这个5%的量化指标就是强调最小单元的改变,也是我最可能做到的微小行动;虽然看起来是几乎不变,但有可能慢慢催生出更大的变化。

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进行“更大的变化”呢?比如50%,或者100%,这么大的变化可能带来的难度也是巨大的,几乎就是对自己的否定,也几乎会导致100%的失败。

我非常认同这句话:

行动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

微小的行动比不行动好,至于“正确的行动”很可能是永远不行动,因为正确只是对行动的评判,没有行动永远不知道是否正确。从微小的试一试开始,才有可能朝正确的方向迈进。

什么样行动才是5%的改变呢?李松蔚老师通过44个案例,有针对性针性给出了44个小行动或小改变。当然,这些小的改变并不是随意的,虽然作者说是尝试性或实验性的建议,也是有理论基础的,这一系列干预方法脱胎于系统式心理治疗学派,李松蔚老师做了适当转换和调整,从每个来访者的实际问题出发,给出建议。如果你的问题也和某个案例相似,值得去尝试下李老师的方法。

说下我尝试过的5%的行动和体会。

从8年前,我开始尝试慢跑,最开始断断续续,总会找各种理由不想去跑,比如今天很累,比如今天太冷了或者太热了。然后我对自己说:穿上跑鞋,下楼,就跑500米。当然最后发现跑2000米也问题不大,就这样养成了习惯,跑了8年,每周跑5、6次,每次6公里。如果我最开始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6公里,恐怕早就放弃了。另外,通过跑步,我找到了一种人生乐趣:我可以安静享受一段独处时光。所以跑步不再是需要“坚持”的一件事,而是享受自由自在的一件事。

手机成为我生活和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刷微信、视频和微博,成为了我业余生活的黑洞,闲下来一无聊,就会拿起手机,我是一边焦虑着,一遍享受着。我看到一个建议:不把手机带进书房。并不是限制我不用手机,只是不把手机带到书房,一个小的改变,增加了我看手机的难度,这样我在书房就暂时摆脱了对手机的依赖,可以看看书,谢谢代码,或者随意写一些文字随笔啥的。我践行了大半年,效果还不错。我发现这半年,我看了不少书,写了不少的文字。

有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很久没有写一些文字了,每次想写的时候,总想着我应该写多么多么好,要如何深刻有思想,要有很好的文采,然后就发现我准备了好长时间也没写什么。有天,一个朋友和说,他就写简单的日记,最简单到就一句话就可以,觉得有意思就写下来,可能在别人看来很不微不足道,但对自己来说一个念头都值得写一下。于是,我试了试,当我写一句话的时候,就觉得意犹未尽,还可以多写几句,然后就逐渐变成一篇短文,就像今天写的这篇短文。

5%的改变并不一定会导致你成为一个想要的最好的自己,但它是一个契机,从这个微小的行动里,观察自己,审视自我,一个跳出自己的角度去“关照”自己的开始,生活就有了新的可能。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那年今日

2017-10-06 未知的世界 (41 个评论)

2011-10-06 告别乔布斯 (3 个评论)

改变从5%的行动开始》有6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