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思考

仰望星空

地球以外的星空很灿烂,当我困在焦虑里的时候,偶尔去仰望星空,或许感觉一切都是杞人忧天。


前两天,我终于把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看完了,三本书,大部头,鸿篇巨制;好久没看这样长篇的小说了,断断续续,每天看一点,最后累计花了6个多小时。 书虽然看完了,不过书里包含的内容和思想太庞大了,我没有能力写出一篇思路清晰书评,表达我看完这本书的感受。这里只是简单说说我的几点思考。 1、人类命运应该交由谁来决定?少数人?多数人共识?我们每一个自我?这是一个比较宏大的社会哲学问题。每个人的选择都可能不一样,罗辑有罗辑的选择,程心有程心的犹豫,叶文洁有叶文洁的执念,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是否有权利代替人类来做决定?如何避免像叶文洁这样掌握着决定地球未来的科学妄人,因为自己的怨念毁了人类的未来? 2、刘慈欣用极其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人类的未来,但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性本质并...... [阅读全文]

经济学的智慧

感悟经济学的智慧,感受经济学思维的乐趣。


如果让我推荐一本经济学入门的书籍,我推荐这本《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从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经济学的智慧,你可以感受到经济学思维的乐趣。 在看这本《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之前,我从来没有系统而全面了解过有关经济学的知识,总觉得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似乎离我的生活很远,其实不然,我每天一睁开眼睛,就开始和“经济”打交道了,“经济”已全方位地渗透在周遭生活每一个角落。 虽然这本讲义是本500多页的大部头,不过读起来并不枯燥,薛兆丰老师把经济学的原理讲得通俗有趣而又不失专业性。用生动的案例来解释每个经济学知识点原理;甚至都不拘泥某一派经济学理论,反而把各家学派的观点都摆出来,一一分析,从各个经济学派的视角来分析一个经济问题...... [阅读全文]

写作文是和自己的心灵对话

作文乃是你与自己的心灵交谈的方式


花两天的时间看完了梁晓声先生写的一本书《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梁晓声的写作课。当初买这本书是想我女儿看的,想着是不是能给她写作文带来启发;同时,还买了他写的《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不过,这两本书都是我读了,我女儿反而没有读。 早年间,那时候大概26、7岁,看过梁晓声先生的作品,有小说《今夜有暴风雪》、《一个红卫兵的自白》、《雪城》,还有随笔集《凝视九七》,梁先生的文字朴实而深邃,立场鲜明,观点新颖,现在看那些文字背后的思考,都不觉得过时。一晃20年过去了,比较少关注他的作品了。不过,前段时间一个电视剧《人世间》大火后,再次关注了他,发现梁先生有文坛常青树之称,一直都是笔耕不辍,2019年的时候凭借小说《人世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在电视剧《人世间》里他还饰演了一个角色,当...... [阅读全文]

关于连岳

当然,我也要反思,应该多独立思考,去尝试接受更多的观点和思考。当我只是偏爱某个作者的文章,很可能视角比较狭窄和观点偏执,更有可能是在别人的观点看到了符合自己愿望的想法,不符合自己愿望的观点就会忽略,长此以往会营养不良,甚至走向歧途。


这两天大v连岳上了热搜,起因公众号开始通过ip显示作者发表文章时所在的地区,他的最新一篇公众号文章显示他现在日本,有人翻出他以前“黑日本”的文章,嘲笑他靠"爱国"文章来获取利益的作者,用“爱国”来收割他的粉丝,自己却跑到日本去定居了。 我不确定他是否真的移民日本了,也不确定他是否长居日本了,但如果他一方面在文章里贬低日本,一方面移民日本了,那他的言行就不一致了。 我是他的公众号的关注者,同时也买过他的书籍,阅读他写的文章,觉得他的文章写得不错,包括一些对国家,对生活,对世界的观点颇为认同。 当然,我也要反思,应该多独立思考,去尝试接受更多的观点和思考。当我只是偏爱某个作者的文章,很可能视角比较狭窄和观点偏执,更有可能是在别人的观点看到了符合自己愿望的想法,不符合...... [阅读全文]

微恙琐记

用杂乱无章的文字,记录一段住院治疗痔疮之疾的思考,以此作为纪念。


“微恙”其实就是痔疮,我得这个病应该有30年了,初中的学生时代有了,期间陆陆续续用药物治疗,20年前做过一次注射治疗,不过依旧复发,这20多年来一直被这个病困扰着,时常出血,时常肿痛,没有真正去医院治疗过,查了很多资料都说就算手术也无法保证不复发,没有根治的方法,病发就自己搞点药去缓解。所幸,一直以来这个病对我的生活有些小困扰,但尚不到严重影响的程度,但内心明白总有一天会严重到必须去手术治疗的阶段。前几日,突然肿痛,坐立不安,寝食难安,药物效果不大,于是就想着下决心去治疗,治疗倒不难,现在治疗这个疾病的医疗方法已经很成熟和安全,就是要去面对几日的疼痛。 对这种疼痛的恐惧才让我迟迟没有下决心去治疗。困扰我的不是疼痛本身,是对疼痛的恐惧和想象,这或许也是一种生活真相。 ...... [阅读全文]

与微信保持距离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或许是通过微信打开的。 是的,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我与微信太亲密了,以至于我对它有严重的 […]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或许是通过微信打开的。 是的,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我与微信太亲密了,以至于我对它有严重的依赖。早上醒来打开手机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每晚睡觉前还要刷刷朋友圈。 最近,我一直在想,我需要思考如何与微信保持距离了。 它几乎占领我的生活方方面面,购物,交友,阅读,娱乐...每天公众号上那么多小红点,我都没时间去消除,却有不忍心去取关,生怕错过好的文章;每天大量的群聊天记录,我都只能一扫而过,却又不忍心退出,生怕错过和这个世界的联系,微信几乎成为我手机上唯一使用最频繁的app。我没有安装记录使用app时间的软件,但从下面这张app流量图,从另一个角度看出微...... [阅读全文]

当中年遇到焦虑

前两天我的朋友圈被一篇《男到中年,不如狗》的文章刷屏了,很多朋友都转发了。文章写得非常的煽情,罗列很多从网络上 […]


前两天我的朋友圈被一篇《男到中年,不如狗》的文章刷屏了,很多朋友都转发了。文章写得非常的煽情,罗列很多从网络上搜集的,近期,或以前的,有关中年男人的艰难时刻,配上伤感的图片,然后巧妙得引用了张爱玲的一段文字: 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略带伤感的文字,配上伤感图片,会很...... [阅读全文]

未知的世界

国庆日,放松的假期。 夕阳下,在乡间的小路上跑步,清风徐徐,安静,除了偶尔的鸟鸣,周遭就是我的脚步声、呼吸声。 […]


国庆日,放松的假期。 夕阳下,在乡间的小路上跑步,清风徐徐,安静,除了偶尔的鸟鸣,周遭就是我的脚步声、呼吸声。 这是我最喜欢一段跑步的路程,七公里跑下来,一点也不觉得累,简直是一段享受的旅程。 不过,今天有个意外的收获,不经意间,途中,我发现了一处很美的类似农家乐的小农庄,三、四个池塘,周围树木茂密,绿树绿水,恬静怡人,偶有犬吠,无人声鼎沸,小路上,小草丛生,是跑步的绝佳地方。 这里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尽管以前经常路过,但只有今天才想着去进去看看。 ...... [阅读全文]

我推荐阅读的微信公众号-人文类

给你推荐值得阅读人文类的微信公众号


我订阅的公众号不少,每天看到大量的红点,我并没有阅读焦虑,也不是每篇文章都去阅读,有些公众号成为我获取最新信息的通道,可能只是看看标题,有些公众号我会花时间去仔细研读。两种方式结合,我觉得没有阅读负担和信息的焦虑。 以前我推荐过IT类的微信公众号,下面就推荐一些我会重点阅读的有关人文类(这个分类可能不准)的微信公众号(排名不分先后)。 1.水木丁 微信号:pinkonion2000 二维码: ...... [阅读全文]

AI的胜利,人类的荣耀

在围棋界,AI战胜人类,这不是人类的耻辱,是人类的荣耀。 看到柯洁悲伤哭泣的画面,曾经放出豪言的大男孩,低下了 […]


在围棋界,AI战胜人类,这不是人类的耻辱,是人类的荣耀。 看到柯洁悲伤哭泣的画面,曾经放出豪言的大男孩,低下了骄傲的头。我相信经过这样一次挑战,对他的成长有好处,无论是人生,还是棋艺。 在围棋领域,人类只是被自己创造的像自己的人工智能,打败了自己,我确信,以后在越来越多的领域,AI将全面超越人类。 那么将来人工智能是不是会把人类给废了呢?恐怕现在谁也无法给出答案。但我想,假定有那么一天,这个过程应该还很漫长,除非人类找到大脑的所有奥秘,并能够通过技术来模拟。果如此,那么人类就是站在上帝视角,来观察自己了,凭我的想象力,是想象不出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有一...... [阅读全文]

关于亲子阅读的体会

我女儿今年9岁了,从她2岁开始,我就经常和她在一起阅读,从最开始的简单绘本,到童话故事,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儿 […]


我女儿今年9岁了,从她2岁开始,我就经常和她在一起阅读,从最开始的简单绘本,到童话故事,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儿童成长,健康,心理,预防伤害,交友,亲人,甚至包括有关死亡的,虽然大部分的书籍都是我选的,但我女儿还是蛮喜欢读的,她最喜欢躺在我的怀里,听我用不正宗的普通话朗读。 经过这7年多的亲子阅读,你一定会认为我女儿非常爱看书,经常手不释卷,哈哈哈,然而并没有,书籍只不过成为她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虽然重要,但不是全部。关于亲子阅读,我有些体会,这里总结一下,供有孩子的父母参考。 1.给孩子创造良好宽容自由的读书氛...... [阅读全文]

我推荐阅读的微信公众号-IT类

微信,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每个使用微信的人,从微信这个窗口去了解这个世界。 微信公众号,微信生态圈是核心功 […]


微信,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每个使用微信的人,从微信这个窗口去了解这个世界。 微信公众号,微信生态圈是核心功能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章创作、传播、转发出来,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微信阅读成为微信使用者最重要的阅读方式。 另一方面,你有没有感觉有信息过载的焦虑,看到微信上大量的红色小点,强迫症者是不是有点抓狂,恨不能轻轻一刷,就全部消失。 总有人质疑这种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方式,这种质疑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抱残守缺,对纸质阅读的一种过分依恋。我以为电子阅读的时代已经全面开启,这是个大趋势,每个人都应该顺应这个潮流。 过去不阅读的人,也可能依然不阅读,也可能因为电子阅读的便利,而加入阅读的行列。过去阅读的人,有了更快捷、方便的阅读方式,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资讯...... [阅读全文]

观复嘟嘟观古今

跑步的时候,戴着耳机听脱口秀的音频,边跑步边听,就不会觉得跑步的无聊,跑起来也没那么辛苦,六、七公里的路程,四 […]


跑步的时候,戴着耳机听脱口秀的音频,边跑步边听,就不会觉得跑步的无聊,跑起来也没那么辛苦,六、七公里的路程,四十多分钟,不知不觉就过了。 我听得最多的是三档节目:《观复嘟嘟》,《罗辑思维》,《晓松奇谈》(早期叫《晓说》)。这三档节目我几乎全部听完了,虽然三档节目风格有很大的差异,但都比较适合我的口味。 在《罗辑思维》里,有央视背景的罗振宇,背后强大的团队支撑,语言风格生动活泼,选题深度和广度都给人深刻的思考,但听起来并不乏味,让人兴趣盎然...... [阅读全文]

我不让女儿读《弟子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弟子规》成为很多父母给孩子的启蒙读物之一。我不让女儿读《弟子规》,在我看来这本读物对孩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弟子规》成为很多父母给孩子的启蒙读物之一。我不让女儿读《弟子规》,在我看来这本读物对孩子来说没有价值,反而会把对孩子的教育引向歧途。 1.《弟子规》适合做幼教读物吗? 在读了《弟子规》的相关的文字以后,我心中充满着疑虑,书里面充斥着大量对弟子和晚辈(主要是旧时代父权等级下的晚辈、弟子、学生等等)种种的“行为规范”,这样那样规则真的对孩子成长有用吗?这里面的规则要求孩子和晚辈对父母言听计从,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就好;无论父母或者长辈说什么都要遵从,无论对还是错;规则已经立好了,不要有异议和疑虑,只需遵从。书里包含着大量愚忠愚孝的陈腐思想,在不少父母那里得到认同,让我非常吃惊和诧异。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不就是一个没有独立思考、缺乏自主...... [阅读全文]

在跑步中凝视自己,村上春树的跑步哲学

参与跑步运动四年多了,有本书对我进行跑步运动影响不小,我看了起码三遍以上,这本就是被长跑者称为跑步圣经-村上春 […]


参与跑步运动四年多了,有本书对我进行跑步运动影响不小,我看了起码三遍以上,这本就是被长跑者称为跑步圣经-村上春树写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用圣经来形容有夸张之嫌,不过这本书确实给我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从1982年开始,村上春树每天持续跑步至今,同时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作为一个长跑者,在20多年(本书出版是2007年)日复一日的跑步过程中,作者通过点点滴滴、琐碎、看似漫不经心的只言片语,真真切切地记录了自己的所思所惑和内心独白,诠释村上春树式的跑步的哲学思考。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