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教育

无问对错

在情感的世界里,对错并不那么分明。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是我读的第二本李松蔚先生写的书,上一本《5%的改变》就让我获益匪浅。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家庭伦理关系的书,作者觉得家庭里不应该有太多的说教,过于强调对错,过分明辨是非,比起感情,对错似乎就没那么重要了。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有些人把自己的问题,都归结到原生的家庭这一个原因,是一种偷懒思考,是一种逃避的借口, 1.可以表达自己的悲伤,是一种幸运。 某种意义上,越能展现出不...... [阅读全文]

园丁式教育

在我看来,园丁式的父母应该教育孩子:自尊自爱自立,也尊重他人;积极乐观去奋斗,努力向上成长;做一个有责任感和独立担当的人。


《园丁与木匠》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育儿读物,是一本比较偏向心理学和进化学的专业书。书里不涉及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没有具体告诉父母如何具体做一个“园丁”,比如如何和孩子沟通?如何和孩子相处?如何培养孩子?这些通通都没有讲;全书通过发展心理学、进化论、脑科学等多个角度,论述了一个孩子成长规律,试图让每个父母了解一个观念:父母对孩子的一生其实影响有限,而这些“有限影响”很可能还是阻碍? 作者开篇说:“为人父母,本质是爱”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奖励不是孩子的成绩和奖杯,甚至也不是他们的毕业典礼和婚礼,而是与孩子其生活感受到的身心愉悦,以及孩子与你在一起的点滴快乐时光。 .... 爱没有目标、基准或蓝图,但爱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不是为了改变我所爱的人,而是为了给他...... [阅读全文]

感恩母亲的节日

女性在生育中付出的代价和尊严值得尊重。


我曾写过文章:父亲不需要节日,但母亲节是每个做母亲的女性应得的节日。 (布格罗 Mother with two babies 1865年作品 :树林中的母亲)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母亲的付出远超过父亲。正因为承担起了生育和抚养的重担,人类才能不断的繁衍,全社会都应该感恩勇于做母亲的女性。每个女性在生育孩子的过程中,所要面对种种痛苦和艰难,只有做了母亲的人才能真切感受到。痛并快乐着,是每个母亲的坚强的选择。 在微信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 [阅读全文]

父亲不需要节日(3)

父亲,不需要节日,因为和孩子在一起,每天都是节日。 想起我的第一个父亲节,都过去9年了,9年前,我写下了下面的 […]


父亲,不需要节日,因为和孩子在一起,每天都是节日。 想起我的第一个父亲节,都过去9年了,9年前,我写下了下面的文字: 父亲,不需要节日,每天看着自己的孩子,快乐地成长,每天就像过节一样。 父亲,不需要节日,孩子的平安、健康、快乐、幸福,是他对孩子一生的节日祝福。 父亲,不需要节日,孩子是上天赐予他最好的节日礼物。 父亲,不需要节日,对孩子,他会永远无私地去付出,而不求回报。 父亲,不需要节日,对孩子他从来默默奉献,不需要用特别的日子来感恩。 父亲,不需要节日,“父亲”是一个男人最伟大的“职业”,而且永不退休。 在过去的9年...... [阅读全文]

每个熊孩子背后都站着一对熊父母

我很认真看了所谓“女大学生飞踹4岁女童”的完整的视频。事情的过程并不复杂,在一家饭店,一个大学女生嫌孩子吵,走 […]


我很认真看了所谓“女大学生飞踹4岁女童”的完整的视频。事情的过程并不复杂,在一家饭店,一个大学女生嫌孩子吵,走过去踹了孩子一脚,孩子妈立马就炸了,与那名女大学生发生了厮扯,来回纠缠,中间过程中服务员隔开了双方,孩子妈不依不饶,女大学生离开了,还要追着打,不但如此,起码打了服务员两个耳光,最后那个劝架的服务员实在忍无可忍,也动手打了孩子妈,最后事情闹到了派出所。 媒体从来不会嫌事大,给这个事件,贴了各种标签,“4岁女童”,“女大学生”,“飞踹”,于是网上掀起了两拨人的对战,一拨指责女大学生,以大欺小,对小孩子动手,太混蛋。一拨指责熊妈,对熊孩子太缺少管教,公众场合...... [阅读全文]

中毒的父母

养儿防老,可能是很多做父母的初衷。在过去养老体系不发达的年代,这当然是一种选择。《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 […]


养儿防老,可能是很多做父母的初衷。在过去养老体系不发达的年代,这当然是一种选择。《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很多的孩子,因为需要照顾父母,放弃了“远游”的机会,这真的是最好的选择么?爱自己的孩子,真的需要孩子守候在父母身边么? 前两天看到这样一个新闻,讲述一对父母和孩子间的爱恨情仇:独生女留学嫁老外父母崩溃,故事大致梗概: 张勇今年61岁,妻子朱静今年60岁,退休前,张勇是深圳一名家电配件厂的工程人员,妻子朱静则是这家工厂的会计,夫妻俩有个独生女儿。10年前,女儿没有考上心仪的国内大学,这对夫妻卖了110平米的房子,换了70多平米的房子,满足女儿的愿意,让她去美国留学。 张勇...... [阅读全文]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

昨晚,一个人又看了一遍《地球上的星星》,虽然是第二遍看,可依然给了我很多的感动与思考。推荐给每个做父母的人,认 […]


昨晚,一个人又看了一遍《地球上的星星》,虽然是第二遍看,可依然给了我很多的感动与思考。推荐给每个做父母的人,认真去看看。 影片的主人公伊夏是个8岁的大门牙小男孩,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顽劣,脑子里还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当然学习成绩不好,而他的哥哥就是一个在众人眼中品学兼优的孩子,与他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看上去充满着奇思怪想的怪孩子,各种淘气的表现几乎充斥了整个电影的前半部分,第一次看到这些情节的时候,我也不由自主对这个孩子的捣蛋顽劣感到“讨厌”,这孩子是不是只能放到特殊学校才能教育好?后来随着剧情的展开,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孩子所谓的一切“古怪”行为背后有个不为人知、被父母忽略的原因:阅读障...... [阅读全文]

争购“学区房”是中国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一种焦虑

前些日子一位中科院年轻有为的科研人员写的一篇文章:一枚中科院科研人员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离开。看了让人唏嘘不已 […]


前些日子一位中科院年轻有为的科研人员写的一篇文章:一枚中科院科研人员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离开。看了让人唏嘘不已。这样青年才俊放弃高薪投身学术,但最后不得不为孩子的上学,放弃理想,离开北京,去南京买了学区房。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高涨的房价,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痛,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区房”更是天价的疯狂。在争购学区房的背后,是生活在城市的中国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一种深深焦虑。或许,学区房是让很多中产阶级陷入地狱般的陷阱,倾家荡产去卖学区房真的值得么? 买学区房最显而易见的理由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未来,不要输在...... [阅读全文]

女儿成长日记(2012年5月18日)

2012年04月04日 晚上吃饭的时候,和女儿说话,她突然冒出一句: “你有神经吧”,小淘气不知从哪里学得来的 […]


2012年04月04日 晚上吃饭的时候,和女儿说话,她突然冒出一句: “你有神经吧”,小淘气不知从哪里学得来的,我觉得这个话对人说不礼貌,于是就严肃的看了她一眼, “说这样的话很不礼貌哟” 女儿看着我,好严肃地批评她,自尊心好强的,马上哇哇大哭起来,边哭还边说, "不喜欢爸爸了,要把爸爸变成扭扭车,不准爸爸睡觉",呵呵,发泄对我的不满。 “爸爸变成扭扭车了,就不能带你出去玩了,就不能去上班了,就不能赚钱给你买玩具了,就没人给你讲故事,咋办?” 女儿听了我说的,没有回答…. 晚上睡觉的时候,女儿嚷着让我给她讲故事,就问他 “还要把爸爸变成扭扭车不?” “不变了,我最喜欢爸爸。”小淘气还蛮会讨好人么。 2012年04月06日 今天宝宝语出惊人:“你骂我咯.等我长大了你们老了.我就...... [阅读全文]

女儿成长日记(2009-11-03)

2009年10月30 1、女儿在慢慢长大,以前我早上上班,只要一拿起笔记本包,她就抱着我的腿,以为我出去玩不带 […]


2009年10月30 1、女儿在慢慢长大,以前我早上上班,只要一拿起笔记本包,她就抱着我的腿,以为我出去玩不带她,吵着要和我出去,和她反复说爸爸是去上班,不是出去玩,可惜说不通,每每我关了门后在楼梯间就听见她哇哇大哭。而现在呢,每当我要出门上班的时候,我就和她说:爸爸要上班班了。她就好高兴的跑过来,给我一个爱的拥抱,然后在我的脸上亲亲。搞的我都不舍得上班了,对她依依不舍的。 2、回到家,抱着女儿,在脸上亲亲。 “喊声爸爸” “喊声爸爸”(女儿学着淘气,真够晕的) “喊我声爸爸” “喊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