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

标题是我最近看到的一本书的书名:《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这个标题可能让人觉得本心灵鸡汤的书,其实不然,这是一本从社会学角度来讨论爱情、婚姻、家庭的书。看这本书的初衷,就是想着女儿也慢慢长成大姑娘了,说不定哪天就要问我有关爱情和婚姻的问题了。刚好前几天在得到App上听到这本书,觉得从一个社会学角度来思考这些,给我不少启发。

作者沈奕斐女士,是在两性关系、家庭社会学领域有超过二十年研究的学者,造诣非浅。在2020年的时候,她开设一门网络课:社会学爱情思维课,获得无数好评。本书就是这门课程整理而成的。我想有一天,我女儿到了合适的年龄,我要推荐这本书给她看看,希望可以帮助她顺利走过青春年华。

1.为什么在今天爱情显得如此艰难?
作者首先抛出了这个问题,在作者看来,中国的现代化是“压缩的现代化”,就是我们国家用几十年走过了有些国家几百年的经济发展历史。经济发展得很快,可是我们的文化是有滞后性的,对于情感和现实的冲突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关情感和婚姻的观念没有及时更新,用老观念和思路去处理急速变化的新问题,就必然会出现问题。

2.爱情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定义爱情的目的: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爱情的真正目的是让你踏上寻找真正自己的旅程,然后通过碰撞,不断形塑自己,与他人建立联结,然后打开你的世界,打开你对生活的想象,体验有趣的人生。爱情是某种意义上的奢侈品,这种奢侈品不区分你的背景、经济实力等,它重视的仅仅是你的勇敢程度:你是否愿意把自己打开,与他人联结?

人这一生都是在寻找真正自己的路上,通过和他人的相处,来发现自己,看见自己,你的爱人,你的亲人,你的朋友,甚至你的“敌人”,你不喜欢的人,不喜欢你的人,都是照见你的一面面镜子。我们需要这个世界发生联结,就是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做好一个爱人,亲人,朋友,接纳这个世界不友善和不完美。一份好的感情是什么样子的呢?

好的爱情不是没有你我活不下去,而是因为爱情,我们变得更好。

我觉得不单单只是爱情,任何感情都是应该这样。

3.爱是一种能力

弗洛姆说,爱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学习爱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教育,它不仅能帮我们处理好亲密关系,对处理其他社交关系也同样重要

爱不只是一种情感,或者是短暂的情绪,也是一种我们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成长。爱也是要终生学习的,因为你在变化,你的世界在变,你面对的人在变,认为情感一成不变的,就是感情生活里,蒙眼前行,头破血流。

3.如何排除“错的人”?
作者给了一个比较实用的思路:三条底线原则。就是找出在相处过程中最不能容忍的底线问题,只要对方有其中任何一条,就要慎重考虑是否要走下去?每个人的底线不一样,相处的模式也不一样,但通常底线的问题是无法磨合,也无法消除的。

为什么是三条呢?因为太多了,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合适你的人,这世界上就从来没有完美的人。

对于这三条底线,要确定是最不能容忍的,不要用优点去掩盖底线,这是因为:“在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对方身上好的地方你会习以为常,但那些不好的地方常常会在未来发展中变成很大的问题。”

4.主动追求美好?这个建议主要针对女性来说的。

在性别研究中,当一个女性说“不”时,她真的是在说“不”,如果说“不”的力量被削弱,那我们说“是”的力量也会被削弱。故作矜持常常让“是”和“不”都失去力量,所以在爱情脚本中,这是需要更新的理念。因为女性认为矜持能提高自己的价值,是典型的爱情旧脚本的逻辑

过于矜持,并不会提高自尊。作者建议女性要勇敢去行动,去爱,在爱里勇敢的人,更值得尊重。“如果两性都陷在“谁该追谁”的模式里矜持地等待,很可能彼此错过。”

5.不要把对方改造成你不喜欢的样子。
无论多相爱的人,彼此间都是有差异的,彼此间很多一致的价值观,让彼此走到了一起;彼此间的差异,让我们互补,共同成长。当然,这种差异,也可能导致冲突,爱就是要有能力去处理这种冲突。试图消除所有的差异,改变彼此,最后可能把对方变成我们曾经不喜欢的样子。

6.付出与给予的区别

给予和付出背后有一个本质区别。给予时我们是愉悦的,做这件事本身能让我快乐;而付出则是做这件事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它让我不舒服

作者这个解释,让我对这个两个词,有了新的认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己所欲也不一定要施于人,关键是接受你的好的人,是否感到舒服,如果你的付出给人带来负担和难受,就应该停止这种勉强的“付出”。

对婚姻家庭有困惑的朋友,推荐看看。爱是值得去终生学习和实践的课题,值得付出努力和真诚。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那年今日

2007-04-27 一些短句,让我思考 (1 个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